历经风雨传承百年之同济医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供稿】十九世末的中国,经历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的惨败之后,清政府摇摇欲坠,民不聊生。1891年,德国海军军医埃里希·宝隆(Erich Paulun)先生随舰来到中国,见到当时上海流行霍乱、伤寒、疟疾等病,且缺医少药,他便离开海军,先回德国进修医学。两年后他再次来到上海,在张家浜新马路(现上海凤阳路)开办医院,医院取名“同济”,寓意为德中人民世代友好、同舟共济。
2007_Tongji_Paulun
德国总统霍斯特·克勒2007年参加同济大学校庆百年,祝贺埃里希·宝隆雕像揭幕。

1908年,为了改变医院医疗力量的不足,宝隆在德国驻沪总领事馆及德国高等教育司的支持下,创建了上海德文医学堂,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演变成今天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一般简称同济医学院。

100多年来,虽历经战火,几经搬迁,“同济医学院”这块凝聚着中外几代医学家心血、智慧和“同舟共济,济世救人”愿景的闪光品牌,一直被传承下来而且得以发扬光大,并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上海德文医学堂

医学堂建立时定名为上海德文医学堂,成立了董事会。宝隆被推选为董事会总监督(董事长)兼学堂首任总理(校长),全面负责学堂工作。校址设在同济医院对面的白克路(今上海凤阳路)。1907年10月1日医学堂举行了开学典礼。

同济医工学堂

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更名为”同济医工学堂”,设医、工和德文三科。由校董事会筹措办学经费,由福沙伯全面领导学堂事务。

同济大学医学院

1924年5月20日,经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因此,5月20日定为校庆日)。1927年8月,由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接管,命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原医、工两科分别更名为医学院、工学院。

中南同济医学院

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同济医院内迁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命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由中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主管。

武汉医学院

1955年8月,中南同济医学院更名为武汉医学院。唐哲任武汉医学院院长。同年,山东医学院卫生系学生及部分教师调整来汉与公共卫生学馆师生合并,建立了卫生系。

同济医科大学

1985年7月,武汉医学院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吴在德任校长,裘法祖任名誉校长。
Dr_Qiu_Stature
在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校园内的裘法祖教授雕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2000年5月26日,同济医科大学与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直属教育部。实行4部一省共建的办学体制。2000年6月15日中共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决定,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建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委员会。




宝隆生平(来自维基百科)
Dr_Paulun
宝隆父母早逝,中学毕业后参加海军学校学医,毕业后1891年随军赴上海。他对上海当时的医疗条件之差感到非常震惊,因此既退伍在上海行医。在行医过程中他又感受到他所获得的军医教育非常片面,不足以满足一个医生的要求,因此此后他又回德国再次深造两年,1893年重返上海,并在德国领事馆附近设立了一个诊所。

1899年宝隆在德国领事馆的支持下对中国官员施加压力,在白克路(今凤阳路)获得了一块地基建立医院,医院的医疗设施是八国联军的伤兵医院留下来的老器械。以“同舟共济”为名,医院定名为同济医院(同时同济也与Deutsch,“德国的”的发音相似)。宝隆任同济医院的院长。同济医院一开始对中国人不收诊费,但药价非常高,每天只有十来个人看病。整个医院的经营主要靠中国政府每年拨给500两白银来支持。后来获得德国政府及民间捐助(德国政府出50万马克,德国民间筹募获得60万马克,加上中国当地富豪等的捐赠)得以改建医院房屋,医院里设置了12个病房,医院的名声也不断扩大。

医院建立后宝隆开始筹备建立一个培养中国医生的医学院。他的主意获得了德国驻上海的外交官的支持。他们首先建立了一个“在中国促进德国文化工作委员会”,1906年建立了一个建立医学院的基金会,从德国获得25万马克的资金和7万马克的书籍捐赠。1907年上海德文医学堂开办,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就是后来的同济大学。

宝隆病逝后,同济医院被改名为宝隆医院来纪念他,后来逐渐发展成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1955年随同济大学医学院内迁武汉,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2003年6月16日,同济医学院为宝隆建起了半身铜像,同时在附属同济医院门诊楼前塑全身铜像,以此纪念其作为同济医学的创始者。

2004年9月,德中医学会设立宝隆奖章,以表彰那些为促进德中两国医学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人。裘法祖和裘罗懿成为第一届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