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手鲍勃•迪伦凭什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编者按:本文作者音乐教育家谭冰若是金钟奖终生成就奖获得者、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音乐理论和声乐教育家谭冰若教授于2014年11月15日去世,享年90岁。1980年代他就走出校园讲鲍勃·迪伦了。他喜欢一切好的音乐,而且他的思想非常超前。在他的认识里,好的民谣、好的乡村音乐和好的歌剧、好的交响曲是没有差别的,他不是因为个人爱好去推广,他是希望好的东西能被更多人知道。他一直是一个热爱分享的人。】

那年, 美国四十余位最知名的流行歌手为非洲灾民募款义演, 当电视屏幕展现他们演唱那首有深远意义的歌曲《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时, 出现了一位音色略带粗涩, 然而演唱非常动人的中年男歌手侧像, 那就是近二十年来得到许多美国人崇敬的民歌流行歌手——鲍勃·迪伦。
2016_dylan_banner





鲍勃·迪伦——这个名字曾吸引过世界各国许多年轻人, 他的一言一行被人们密切关注着, 他的歌为人们广泛传唱, 而他那深刻的歌词, 更是给人们带来了无限启蒙, 甚至美国前总统卡特在演说中, 也引用了鲍勃的歌。1963 年他所创作(歌与词) 的歌曲《在风中飘荡》不但风靡全美, 而且至今仍为世界广大青年所传唱。

鲍勃·迪伦的演唱受欢迎的程度, 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1974年他作过一次规模巨大的旅行演出, 从1月3日在芝加哥首演, 至2月14日在洛杉矶结束, 前后不到一个半月, 在全美和加拿大的21个城市连续举行了四十余次演出。每次都选择在容纳二万以上观众的体育馆或大型集会会场举行, 其盛况空前未有, 在全美演出的门票达65.8 万张, 而要求购票聆听的群众竟达全美人口的百分之十——1800万人。

为什么鲍勃·迪伦具有如此的魅力? 人们可以从鲍勃·迪伦身上得到什么启迪? 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鲍勃·迪伦是从一个出色的民歌手开始他的音乐历程的, 他以一个反战、反体制的“歌手——歌曲作家”(Singer—Song Writter)身份写了许多“抗议歌曲, 对社会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从而赢得了人民的热爱。他不满足也不愿停留在过于朴素的民歌演唱风格和伴奏音响上, 从而创造了民间摇滚乐和乡村摇滚乐的新派别。他对流行歌曲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改革, 为流行歌曲开拓了新的音乐世界。

鲍勃·迪伦1941年生于明尼苏达州北部的一个港镇。幼年迁居到靠近加拿大国境的希宾, 这是一个没落而寂静的小镇。鲍勃八岁开始弹钢琴, 十岁学吉他。然而故乡赋予他最大的特色却是对生活的严肃的思考。还在十三岁时, 汉克·威廉斯就已成为他的偶像。以后小理查、琼·贝兹和彼得·西格都成为他心中的英雄。然而最使他敬仰的莫过于在明尼苏达大学艺术系学习时所倾听过的杰出的民歌手乌地·加斯利。为求教于乌地, 他不远千里到纽约追寻乌地的足迹, 为了表示对乌地的敬意, 他写了《献给乌地之歌》。

1961年, 是鲍勃·迪伦初登舞台的一年,他认识了苏西·罗特洛。由于他们都关心当时学校为黑人与白人的平等而斗争的种种活动, 而苏西恰巧又是人种平等会议的秘书, 这使他有机会接触了许多与此有关的问题和具体事件。充满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精神的鲍勃, 很自然地就转向写作社会性的音乐, 并成为一个饶有影响的抗议歌曲的“歌手——歌曲作家”, 在鲍勃的“抗议歌曲”中,对种族歧视、资本主义腐败的体制以及侵略战争等, 都作了尖锐无情的指责。鲍勃的歌曲不但对西海岸地区的流行音乐有很大影响, 甚至引起了整个“摇滚乐界”的许多变革。可以说,从他开始,在流行歌曲的内容上愈来愈多表现出关心人类、关心世界的主题, 歌手开始注意用歌来表达较为深远的思想, 而不是谈情说爱、讲无聊的故事以及无病呻吟。

在鲍勃的抗议歌曲中, 有大量反种族歧视的歌曲。1962年, 密西西比州大学因学校拒收一名黑人学生而发生了一起黑人抗议运动, 结果州府出兵镇压, 两个黑人被杀害。对此, 鲍勃怀着极大的愤慨和同情, 写了歌曲《牛津城》, 真实地反映了这惨痛的流血事件。1963年, 在密西西比州一名叫爱瓦斯的黑人, 因为领导争取公民权利的斗争而被白人绞死, 迪伦对此也表示无比愤慨, 写了歌曲《只不过是一场游戏中的走卒》以示抗议。歌中唱道: “杀人犯只不过是充当了愚昧的自由人社会中的走卒而已……”。在华盛顿示威运动时, 鲍勃走在队伍前面热情地领唱了这首歌。

在反对种族歧视的歌中, 《哈里肯》和《哈蒂·卡罗尔寂宾之死》是鲍勃爱唱的歌曲。前者是以黑人中量级拳击手哈里肯的冤案为题材的。正当哈里肯即将赢得冠军的时候, 却被人诬陷为一起杀人犯的参与者而被投入监狱。鲍勃知悉这事件后, 曾多次到监狱访问,确信哈里肯无罪并为挽救他而作了许多斗争。在这首歌中鲍勃愤怒地唱道“我们生存在把正义当儿戏的国家里”。后者则是以一名41岁的黑人女服务员无缘无故地被一名24岁的白人青年杀害, 遗下十个无依无靠的孤儿的惨痛事件为主题的歌, 对美国社会作出强烈的抗议。

反对侵略战争的抗议歌曲, 也是鲍勃经常创作的。例如在歌曲《战争的主子》中, 他把战争武器的制造者和煽动战争的政治家称为“战争狂人, 在歌曲的最后, 他唱道“你们的死期近了……你们死去就好办了”。

鲍勃的歌虽然有明显的政治倾向, 但决不是标语口号式的、公式化的应时歌曲。对他来说,纯粹娱乐性的音乐已是过去的事了, 作为流行歌手, 作为社会中的公民, 他应该对社会、对生活进行深刻的思索, 并把自己的感受, 献给世界的人们。

他写了不少爱情歌曲, 虽然早期的爱情歌曲大都是对自己心爱的人所表达的强烈的爱情, 但是后来所写的爱情歌曲, 更多表现的是以对全人类的爱为己任那样的爱, 是一种永恒的爱。正因为如此, 在他歌中常出现这样的词句, “唯有爱动摇着世界”,“获得所有的爱的人, 要发自心中……”, 鲍勃表达的爱是一种既能使自己变为正直的人又要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出来的爱。

鲍勃的思索是与对人类和社会的贵任感分不开的。歌曲集《欲望》中的《啊, 姊妹》, 反映出他所考虑的是人类的使命和人类本来应有的姿态, 歌中唱道“人类都是兄弟”。鲍勃的思索虽然不是完美的, 但他是真实而诚恳的, 这特别表现在那充满矛盾的所谓人性的绝对价值观中, 1971年发表的《乔治·杰克逊》, 是以一个在监狱中被杀害的黑人社会运动家为题材的。在最后一节歌词中, 他唱道: “我常常想, 这整个世界是一座监狱, 而我们的一些人是犯人, 剩下来的是守卫……”鲍勃的思索常常陷入充满矛盾的人性的绝对价值观中, 这种矛盾最典型的反映, 是在他参加拍摄的一部电影《帕特·加列特与可怕的小彼利》中, 电影中两个非法者走上了相反的道路, 帕特为了寻求新的人生道路, 洗手不干非法的犯罪行为, 当上了保安官而小彼利则死心追求那过去的生活。在鲍勃看来, 所谓非法是以社会或法律的价值观为基础来判断的, 但是从绝对的人性来看这并非是绝对的, 因为当时的法律并非人人平等而是以有产阶级的利益为基础的。在这样的矛盾下, 鲍勃所扮演的小彼利的部下爱里雅则是一个既同情小彼利的劫富济贫, 又不愿亲自向帕特报仇的人性的绝对价值观的信奉者, 剧中人的思想其实也就是鲍勃自己的思想。这部电影的音乐是鲍勃制作的。电影插曲《敲打天国之门》成了当时的热门歌曲。

鲍勃的艺术道路是和当时美国青年各种复杂的思想分不开的。特别是在六十年代, 美国青年的暴行派、垮掉的一代、急进派、嬉皮派、公社生活等, 都曾错综复杂地在他的音乐中隐约出现。当然, 主要是这些潮流中的积极部分。

鲍勃是一个不断追求创新的艺术家。原来他是以进步的民歌手起步的。1963年在蒙泰列民歌节演出后, 声名鹊起, 特别是同年七月在新港民歌节演出时, 他和琼·贝兹被人们称为民谣王子和公主, 群众对他是如此热爱, 以致在纽约的森林山丘网球场演出时, 听众竟达14000人。但是他没有满足和停留, 他从同时代的摇滚乐团例如“披头士”和“滚石”中得到启发, 感到他们所使用的电声乐器比传统的乐器有更大的表现力。过去民歌演唱只可用传统吉他伴奏, 而流行歌曲则使用电吉他来伴奏, 这是有严格区分的。但在1965年7月的第五次新港民歌节中, 鲍勃一反常规, 象其他摇滚乐团一样, 带着几个助手随同登场。他身上裹着黑色皮夹克, 穿上窄的黑长裤, 用黑色太阳镜遮目, 简直象一个摇滚乐手。但这次演出, 主要的不是服装上的变化而是音响上的变化。他手拿电吉他用巨大的音响伴奏演唱了《魔法的农场》和《我像一个滚石》。这次演出, 引起广大听众的非议, 甚至全体在广场内齐声呼喊, 要求放下电吉他, 使用传统吉他。在听众的强烈要求下, 迪伦不得不暂时停止演出, 重新拿起传统吉他上场。但是一个月后, 鲍勃在纽约再次举行演唱时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演出的后半段用伴奏乐队伴奏, 开始时, 正如预料中那样, 招来了猛烈的反对声。但这一次鲍勃没有按照听众的要求改换乐器, 相反, 他以更大的音响, 更为强烈的节奏继续歌唱、继续演奏。过了不久, 非难声逐渐消失, 代之而起的是愈来愈响亮的欢呼声。鲍勃终于取得了胜利, 而独特的民间摇滚乐也从此确立了, 那首《我像一个滚石》愈来愈流行, 终于取得了流行榜首的记录。在这以后鲍勃发行了许多歌集, 1966年出版的歌集《金黄更金黄》成为他作为摇滚歌手的精湛之作。

然而, 鲍勃·迪伦并非全然是个激进派。1969年, 在一次巨大的车祸之后, 他突然隐退了。正当人们对他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测的时候, 谁也没想到他忽然出现在英国南部的威特岛, 参加了第二届摇滚乐节的闭幕日演出, 这一次鲍勃又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广大群众面前。他身穿宽阔的白绢衬衣, 象一个庄重的乡村歌手那样, 登台演唱了一小时的节目。他的歌声, 完全不象过去那种作为标记的嘶哑的音质, 而是非常澄明秀丽的声音, 同样, 伴奏使用了钢琴、吉他、鼓与低音构成的纤细而柔美的音响, 听来使人感到面目一新。在这一段时期, 他还录制了歌集《那舒维尔的空中轮廓》, 这本歌集可以说是一部乡村歌曲味道十足的爱之歌歌集。

鲍勃·迪伦是流行歌曲中歌手——歌曲作家的佼佼者, 他的音乐与社会与人民密切相联, 唱出了千千万万普通人民的心声, 难怪美国著名短评家彼得·哈米尔颇为夸大地说过“在美国诗人中, 唯鲍勃·迪伦能独存。”文学家阿伦·金斯堡则称他的歌为“有良心的永恒的强音, 意识鲜明的歌声……”。今天, 美国的大学文科常把鲍勃·迪伦的歌词列入教材。由于他的音乐内容深刻, 格调高尚, 1963年世界知名的纽约卡内基大厅为他举办了音乐会。同年由于他为民权运动所作的杰出贡献, 获得著名的汤姆·佩思奖。1970年他在普林士顿大学, 穿上了大学仪式的黑色长披, 接受了名誉音乐博士的称号。

在支援非洲灾民的义演音乐会中, 在《我们同属一个世界》中迪伦穿插了一小段激动人心的朗诵体歌唱, 又使人联想起多年来他给予流行音乐界的深刻启迪——对旧制度的抗议、对社会与人生的严肃的思索和对事物不断的革新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