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名家讲坛哈佛讲解中国文化、“信仰中国”

【侨报周末特约记者李强波士顿图文报道】 6月3日晚,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上海市海外交流协会承办的文化中国·名家讲坛哈佛专场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成功举行。复旦大学知名教授z葛兆光与徐以骅先后以“什么才是中国的文化”和“信仰中国——宗教与中国对外关系”同近200位中美学生、学者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2013_WenHua_Harvard
上图:(左起) 葛兆光、高璐、徐以骅在演讲开始前合影。 




据主持人王书艺介绍,本次讲坛由亚洲文化中心、中国教育论坛和复旦大学波士顿校友会协办,虽然已是暑假期间,还是得到哈佛大学师生的积极参与。复旦大学波士顿校友会会长高璐特地带来了一面校友会的旗子,让两位教授倍感亲切。

葛兆光现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历史系特聘教授。2009年获选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第一届普林斯顿全球学者,并于2010年至2013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者。葛教授的演讲以15世纪到19世纪朝鲜出访日本使节的汉字通信文献为切入点,从珍贵的历史文献中折射出朝日两国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以及中国文化对整个东亚地区的影响。他指出,朝鲜在历史上起到了将中国文化传播到日本的桥梁作用,而文献里朝日双方关于礼节的争论体现了他们对于中国礼仪的重视。

礼仪之外,服饰也是中国文化中的要素。古代中国什么人穿什么样的衣服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儒家对穿衣戴帽也非常重视。葛教授指出,从朝鲜使节的通信文献中可以看出,朝日两国认同明代和明代以前的中国汉族服饰。1644年大清帝国建立之后,朝鲜依然坚持穿汉服。朝鲜使节在通信中自豪地写道:“天下皆左衽,而独我国不改华制,清国以我为礼仪之邦。”朝鲜人在明朝之后,认为清朝不是中国文化,以小中华自居。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徐以骅教授长期从事宗教与国际关系、宗教与中国社会、中国基督教史、美国宗教等研究,他的演讲生动幽默。徐教授以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向听众们讲述了他对“信仰中国”的理解,以及宗教在中国对外关系中潜在的积极作用。他向听众们展示了摄于2012年10月的一张照片,拍摄的是他到印刷圣经的南京市爱德印刷厂考察,他告诉听众当天特地穿了一套照片中考察那天穿的西装以增强演讲说服力时,引得一阵笑声。徐教授指出中国出口了4000多万册、70多种语言的《圣经》,世界上95%的圣诞节礼品在中国生产;而浙江义乌市每年接待20多万阿拉伯人,有多个清真寺,可以说中国是宗教的经济大国。

徐以骅教授提到,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在微博中说中国人只信钱,他说:“在物质中国的迷雾之下,还有信仰中国。”他指出,根据统计调查,中国有基督教徒2300万~4000万,天主教徒600万~1200万,伊斯兰教徒2100万,而佛教、道教、妈祖等中国宗教信众则在2亿人左右。徐教授表示,宗教非常具有草根性,在促进和平统一和国际外交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可以帮助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好感度,比如两岸的宗教直航远远早于正式直航。




演讲之后是问答环节。在回答记者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和历史上的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时,葛兆光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是汉字、三教合一、家庭伦理观念、阴阳五行和多民族文化等。而纵观中国近代史,随着西学东渐,这些要素都处于危机之中,越来越缺乏影响,以至于张之洞发出了“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感嘅。

与会者对两位教授的精彩演讲报以热烈的掌声。据悉,两位教授已前往华盛顿,为美国首都关心中国文化的人士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