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发现美的眼睛——写在中华公所绘画班学年美展之际

作者:郭义芳

【编者注:郭义芳先生为画家,周六下午在波士顿华埠的纽英伦中华公所教授绘画,分四个班次:儿童画,适合5岁到7岁;国画,6岁以上;素描,7岁以上;水彩/丙烯,8岁以上。中华公所联系电话:617-542-2574。】

又到了学年结束时,中华公所的会议大厅摆满了我的绘画班学生琳琅满目的作品。这里在举行中华公所第二届绘画班学生绘画展,然后这些作品将会继续在一、二楼的走廊陈列到下一个学年。

这是些从5岁到中学生的绘画习作,它们或童趣、或幼稚、或倾向于专业、或趋于成熟。然而有同一特点,就是体现了童心、童眼对美的探索。
2014_CCBA_Painting_Class1
上图:纽英伦中华公所主席阮鴻燦(中)和原中华广教学校校长汤凤鸣(右)观看中华公所绘画班画展。



当我问孩子的家长,您为什么送孩子来学美术?我得到了不同的回答:为了更好地完成学校的project;为了多学一门特长;为了今后学习与艺术有关的专业如建筑、服装设计等;有的更单纯:为了训练孩子的耐性,坐得住,呵呵,把我的绘画班当幼儿园了,不一而足。这些都对,实际上多年来我教的学生有一些已达成了上述的目标,学校的project做得又美又好!有学生念了美术学院成为了专业美术家,有学生进了好莱坞做了制片人,有学生成了建筑师。然而我觉的这些都不是我教美术,学生学美术的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为研究美的学术,训练观察表现能力,准确地描绘物体的形状、体积、比例、空间、层次、色彩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培养发现美的眼睛才是深层的根本。

发现美的眼睛就是通常所说的美感;就是对美的感觉和感知的能力,加上对美的观念和判断。


一、直觉美感

这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人人都有,上帝造人是公平的。让小婴孩抓阄,摆上钱、书、工具什么的让孩子自己选择,孩子会毫不犹豫地抓上一样,当然最能打动他的是什么东西对他(她)“好看”,这表明连婴儿都有与生俱来的直觉美感。谁都知道什么好看,什么不好看。然而这种直觉美感却会因人而异,这是人的天性使然。孩子抓阄,与其说是可以看出今后孩子的志向,倒不如说可以看出孩子的基本直觉美感,因为这时候实用主义、理想主义统统对他毫无概念毫无作用,唯一的是他(她)只会凭感觉本能地选择对自己来说“好看”的东西,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夺人的眼球的东西。

人的直觉美感是基础,有时候很能代表一个人的审美感。我有一位朋友,不是搞艺术的,她看了我的画,除了表示喜爱之外,还建议了两点:1、增加强烈色彩,2、加大实的部分。我很惊讶她的直觉美感竟然很“专业”,尽管她并没有受到系统绘画训练,由于她天生的直觉美感,加上受教育的程度,对文化艺术的涉猎领悟的相当层次,才有可能对一个专业画家提出如此有见地的建议. 我非常珍惜并接受了她的建议,我的画在色彩上增加了强烈的成份并蕴含在优雅之中,也加大了实的部分以加强虚实对比。我很感谢她,把她视为我的知音。

二、情绪美感

除了直觉与本能的美感以外,情绪对美的观念和判断的影响称为情绪美感。最典型的莫过于我们所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也许在别人看来,此人并不漂亮,但在充满喜爱的人眼中却被情绪美感认为美貌无比。有一个故事说问一个妈妈,在幼儿园里几十个孩子中哪一个最漂亮,这个妈妈看来看去,看去看来,说:我觉得还是我的儿子最漂亮!当一个人情绪好的时候,看什么都顺眼,天空是蓝的万里无云多漂亮呀;花是美丽的赏心悦目;树高大挺拔气宇轩然。然而一下情绪不好,看什么都不美,天空蓝板一块多么枯燥呀;花无百日红有什么好?树挡住了我的视线,讨厌!

距离也可以影响人的情绪美感。我们看毕加索的描写战争的血腥恐怖的名作《格尔尼卡》,有一种美感,那是因为我们远离那事件。但是,我相信深受战争痛苦的当地人民在看这幅画的时候,一定有不同的情绪美感。这就是说当你没有情绪的时候和有情绪的时候美感是不一样的或者完全对立的。

中国画中有“怒气画竹” “喜气写兰”之说,也就是指情绪美感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三、训练美感

和其他感知,认知能力一样,美感是可以训练的。

美感是需要训练的,虽然我们有天生的直觉美感和情绪美感,但那是下意识的,美感训练就是培养有意识的,你不但觉得那是好看的,还要知道为什么好看,怎样造就好看。

总结我几十年来从事美术教育的经验,我认为美术教育要从以下诸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美感。

a. 构造美

这是构成因素,构成关系,构成形式的美感。这包括你选择什么物体,物质来构成你的艺术品,这些物体物质以什么构成关系呈现在你的艺术品里,这些物体物质以什么构成形式存在于你的艺术品。

构成因素造成不同的美感,比如山水画,你选择南方山水构成你的画,你得秀丽圆润之美;你选择北方山水入画,你得苍劲险竣之美。

构成关系,是指你怎样来安排这些物体物质,什么是主,什么是次。比如画静物,三个苹果,你绝对不要摆成等边三角形,你要把它们分成两组,一组两个放在一起,一组单独一个,把这三个苹果摆成一个不等边三角形。黄金分割率的运应是一切绘画和摄影构图的金规玉律。

构成形式是艺术品呈现的整体面貌,形式美感是一个很重要的整体感觉。如中国山水画的平远构图表现开阔深远的环境;高远构图表现崇高雄伟的境界。

b. 均衡美

均衡不是平均,不是对称,而是在不等中求得一个均衡的感觉。这好像中国的杆秤,称盘上一大堆东西,称杆的远端吊着一个小小的称砣,一大一小取得了平衡。均衡美的原则告诉我们,切忌平均。如地平线不要在画面一半的地方,主体不放正中,左右,上下的物体不要对称。

c. 对比美

物体的大或小;高或低;宽或窄;色调的明或暗;强或弱;色彩的艳或钝;冷或暖,形成了各类的对比,形成了艺术品不可或缺的对比美 。对比是强化视觉感觉的一种手段,没有对比,就等于一杯白开水。

d. 色彩美

这关系到色彩的色相,色阶,色调,色温等的运用。印象派的出现,给予色彩更科学,更丰富的内涵。光源色,环境色对物体固有色的影响给色彩带来前所未有的鲜活的生命。一反古典写实主义的沉闷僵化的色彩,直到今天,印象派的色彩理论仍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不同颜色的搭配,既是最艺术化的课题,也是最普通平民化的课题。一般来说:类似色的搭配,产生柔和美,但要防止单调;对比色的搭配,产生刺激美 ,但要注意协调。用最接地气的例子来说明:穿衣服的色彩搭配,如果红上衣搭配绿裤子,肯定难看,这不是红和绿搭配的错误,而是红和绿都是抢眼的颜色,上衣和裤子在面积上是相似的,两种强烈的颜色相互打架,无法协调。假如改成上衣和裤子都是绿色,戴一个红帽子或者围一条红围巾,改变红和绿的比例,就会达到美的效果。“万绿丛中一点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就深谙色彩美,她每次出行都显示了一个泱泱大国第一夫人的高雅的风貌,不得不归功于她对色彩美的领悟。举例说在访问韩国时,她穿了一身黑装,但她配上了一条松散的白纱巾,一改黑色的沉闷,反而显得庄重高雅又不失灵性。

所以呀,女孩子听好了,学习绘画并不仅仅是局限在画画上,对你的着装气质都有影响哦。

e. 节奏美

象音乐一样,绘画也有节奏韵律美。

点、线、面形成的节奏,物体排列形成的节奏,明暗轻重交替形成的节奏,色彩穿插并置形成的节奏,笔触纹路形成的节奏,图案设计形成的节奏,构成了节奏美。

中国画的“气韵生动”就是节奏美的最高境界。

f. 文化美

这是一个最广泛的范畴,而且最不确定。因为任何文化的因素都可能带来影响。一般来说,文化底蕴越深,对文化美感的影响就越大。受教育的程度,对各种文化艺术的涉猎领悟都会无形地表露出来,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美术,不能局限在美术,文学,音乐,舞蹈,摄影等等要尽可能地多接触,才能够触类旁通。

四、普世美感

艺术没有国界,这就是说有普世美感。和普世价值一样,不分种族,不分国家。俄国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美妙柔和的音乐让全世界人陶醉;贝多芬的音乐也让东方人倾倒。前不久我去欣赏波士顿亚裔青少年交响乐团的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乐队指挥居然是一个外国人!那如诉如泣的音乐竟然感动的我热泪盈眶。东方西方的优秀艺术品已成为全人类共享的精神文化成果。

从小接触不同种类的艺术,看演出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受艺术熏陶,培养普世美感,将会受益终生。

有人说:学音乐的孩子不容易变坏,那是因为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我说:学美术的孩子更懂得美,因为美术培养了你发现美的眼睛。你并不一定要成为艺术家,但是如果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会给你带来潜移默化的作用,至少能使你更好地享受生活。

所以,美术教育应发掘直觉美感,引导情绪美感,加强训练美感,认同普世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