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生活——献给未来的梵高

鸿冰,波士顿双语网专栏作家

温森特·梵高(1853-1890)是一个用心灵作画的艺术天才。他在属于天才的孤独中,执着地热爱和渴望生活。

欧文· 斯通(Irving Stone)是梵高忠实的粉丝。1927年春23岁的斯通在巴黎的一个画廊里偶然接触到梵高的绘画,那时的梵高还是一位默默无闻的、早逝的画家,美国人更是不知尚有梵高其人。梵高的那些生命力勃发的画作带给他极大的心灵震撼与感悟,驱使年轻的斯通追随梵高的足迹,遍访英国、比利时、荷兰和法国,目的是为温森特的人生轨迹找到史实依据。
Book_Lust_for_Life





欧文·斯通晚年回忆这段经历时说:“这是一段值得纪念而又有益的经历,因为当时距温森特三十七岁早逝才过去四十年,他的绝大多数亲友和曾与他有过交往的人依然健在。我肩背旅行袋,走遍了欧洲。住在温森特曾经居住和作画的每一处房屋,跋涉在布拉邦特和法国南部的田野上,寻觅温森特曾经在那里安插画架,把大自然变成不朽艺术的确切地点。”[1]

回到纽约之后,在几近发狂的状态下,26岁的欧文·斯通用6个月的时间,四易其稿完成了传世之作:传记小说《渴望生活——梵高传》(Lust for Life)。此后的三年里,他陆续向美国的十六家大出版社投稿,遭到一一拒绝,理由总是如出一辙:“No Way!”“您怎么可以要求我们,让正处于萧条时期的美国公众,去接受一位默默无闻的荷兰画家呢?”[2]

欧文·斯通没有放弃,他第十七次投稿,这次他没有去找纽约和波士顿那些有名望的出版行,而是转向英国一家老字号的小分杜—朗曼格林分社,手稿终于在删减了十分之一、并由他当时的未婚妻琼重新打字之后,被出版社接纳,于1934年初首次出版发行了五千本。让人始料不及的是,此书竟成为1934年的最佳畅销书,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在问世后的八十多年里被翻译成八十多种文字,销量达几千万册。而梵高的画作以一种画廊经营商完全不能想象的方式,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凭借这部传记小说闪亮登场美国主流社会的艺术殿堂。

是什么深深打动了萧条时期的美国大众?是温森特的艺术苦旅和他对生活的挚爱与渴望。艺术铸造了梵高的不朽传奇,却也成就了他悲剧色彩的一生。梵高的人生悲剧在于他的人格和作品不被同时代的社会认可。作为一个职业画家,梵高一生中只卖出过一幅油画 -“红色的葡萄园” (The Red Vineyard)。他送给一位医生的肖像画,被好心的医生从爱护病人的角度接受,这就是那幅现收藏于俄罗斯的雷医生肖像画作(Portrait of Dr. Felix Rey)。然而雷医生的内心完全不能接受梵高的画,这幅画的命运是被医生的家人放进了鸡窝做挡板。若干年后,它被从鸡窝里翻出来,卖给了一位艺术家,最后辗转到了莫斯科的普希金博物馆。[3]

梵高的悲剧,可称之为“梵高现象”。他的悲剧不单单是他个人的,也是整个人类的;不但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乃至于将来的。究其原因,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judgmental society,一个热衷于评判的社会。大到诺贝尔奖,小到公司的年终评审,学生的学业评定,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热衷于评判他人和被他人评判的社会里。这样嗜好评判的社会,风光了毕加索,逼疯了范进,断送了梵高。我们的社会滋养了大批以评论为生的批评家,然而对艺术而言,从来就没有什么客观统一的评判标准,人们依据什么来确定优胜劣败?一个画家在世时的艺术价值完全由他的同时代者评定,难免受制于人们在某一时期的审美局限,夹杂着种族、文化和政治偏见,甚至还有当前流行趋势等极为主观的影响。梵高早期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他在巴黎接触到印象派画家之后,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风格,创造出了独树一帜的后期印象主义个人画风。他那夸张的变形手法,大胆的装饰画面,对色彩的强烈表达,在一个摄影技术尚不发达、强调写实主义绘画技法的时期,难以被同时代的大众接受。

梵高像大多数艺术家一样,渴望成功。他渴望自己的画作被人收藏,名满天下。梵高37岁自杀以后的几十年里,他的作品逐渐被世人接受和认可,对后世的影响力是无可估量的。但今天那些价值连城的画作,与梵高一点关系都没有了,身后的好处他全然没有得到。梵高生前如果能够得到今天万分之一的肯定,一定会受到极大的鼓舞,不至于过早离开人世。他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说:“老伙计,我想好好干,终有一天我能干出成绩的。现在还没有,不过我在为这个努力,为这个战斗。。。”[4]然而不幸的是这个天才的画家连一个月150法郎都无法赚到,以至于断送了唯一可能的姻缘。据称他自杀的真正原因除了精神疾患,还和经济有关。最亲爱的弟弟提奥的经济状况出现危机,那时弟弟刚结婚生子不久,还要赡养母亲,他不想再做弟弟的经济累赘了!

与“梵高现象”的悲剧情节相抗衡的是“梵高精神”,是艺术家的良知和使命感。梵高是一位具有强烈使命感的艺术家,他在另一封写给弟弟的信中说:“我的人生目标便是绘画,画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画。这样,当我走到生命的尽头回望人生时,便可以带着欣慰和些许的遗憾去想:‘哦,我该画却没有画的东西还不算多呀!’”[5] 37年的人生磨难,梵高那对艺术的执着与热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对社会底层大众的同情与怜悯,极其坦诚地反映在他的作品里。他的画作充满生命张力,把他全身心的快乐、苦恼、焦灼、挣扎、抑郁和异想天开,通过极富个性的笔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弟弟提奥这样评价梵高:“长期以来充斥他头脑的是些当代社会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他还在以美好的愿望和无穷的精力为之奋斗。 他的努力不会白费,但他自己可能也不会活到这努力成功的时候了,因为,到人们理解他在作品中所说的话时一切已经太迟了。他是最超越现实的画家之一,哪怕是像我这样和他如此亲近的人,要理解他也是很困难的。他的思想范围是如此广阔,审视着人性和人看这个世界的视角,若是想要理解他就必须摆脱和传统观念的任何联系,哪怕只是些遥远的联系。不过我坚信后人会理解他的, 只是很难说是什么时候。”[6]

梵高是一个极其勤奋的人,从1881年开始绘画生涯,到1890年离世,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里共创作870幅油画,上千幅素描作品,此外还有150幅水彩画和133幅草稿。[7]住在法国阿尔小镇时,他有时一天能画出3幅画作。[8] 鲜为人知的是,梵高还称得上是一位勤勉的作家,弟弟提奥是梵高的知己,完好保存了哥哥二十年来写给他的700封书信。梵高去世几个月后,提奥也不幸与世长辞,这些信件由提奥的遗孀整理出版。真正了解梵高,除了斯通的《梵高传》,还应该去读梵高的手书。许多人认为凡高的信件本身也是和他的油画、素描一样重要的艺术财富,在这些信件里记载了一个卓绝的人生。

梵高式的人物,东、西方皆有。我最近偶然读到一篇网络文章“中国式的梵高”,写的是明朝的徐渭(1521—1593),“一个拿痛苦浇灌自己的奇葩”。余秋雨评价徐渭时说:“他实在是一个才华横溢、具有充分国际可比性的大艺术家,但人间苦难也真是被他尝尽了。他由超人的清醒而走向孤傲,走向佯狂,直至有时真正的疯痴。。。这就产生了特别残酷、也特别响亮的生命冲撞。”[9] 徐渭和温森特·梵高一样是一个奇迹,他们都用自己的生命作画,他们的苦难与狂狷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和耀眼的光芒。

梵高的艺术苦旅,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谨以此文献给未来的梵高。



【注:我在写这篇文稿时,就像许多年前在中学时代初读《渴望生活 – 梵高传》时那样,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心中涌动着激情与力量。在梵高画廊的网站里(www.vggallery.com),有他全部的画作和书信,他真是一个太让人震撼的艺术家!有人说他的一生是用深度衡量的,不是用时间来衡量的。梵高就像是一支熊熊火炬,点燃了自己, 照亮了后来者的生命和艺术之路。】

[1]   欧文斯通《渴望生活——梵高传》序言

[2] 欧文斯通《渴望生活——梵高传》序言

[3] 梵高画廊网站 www.vggallery.com/photos/rey.htm

[4] 1883年1月3日梵高写给提奥的信

[5] 1883年11月19日梵高写给提奥的信

[6] 1889年2月9日提奥写给乔的信

[7] 梵高画廊网站 www.vggallery.com

[8] 纪录片: “画家梵高的全部生活”

[9] 余秋雨:《文化苦旅》 -“青云谱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