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强波士顿报导】中国旅美科技协会(CAST)波士顿分会成立大会暨2016波士顿科技峰会日前在哈佛医学院隆重举行。2009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医学院绍斯塔克(Jack Szostak)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主任陈刚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发表了演讲,与大200多位与会者分享他们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心得。 上图:陈奋(左)、陈刚教授(中)等在成立大会上合影(万乐 摄)。
Tag: 哈佛
李吉应邀出席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演讲会
【波士顿双语网讯】波士顿双语网专栏作家、美亚出版社教育部主任李吉女士将应邀出席2月4日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举行的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的演讲会。刚刚从中国访问归来的李吉老师对著名作家张凤女士的邀请表示感谢。 上图:李吉老师(资料图片)。
何毓琦院士发文建议学术反腐新招
【星岛日报记者李强波士顿报导】美国工程院院士、哈佛大学知名华人教授何毓琦先生1月14日在科学网发表了“科技工作者的希波克拉底誓词”的文章,呼吁中国科研人员签名保证他们的论文和其他研究成果的原创性,以杜绝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2009年,清华大学博士生李明杨、赵丽到波士顿探望何毓琦院士(中)。
本周亮點:郭天涵州府大樓書畫展、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
【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導】14日下午1點整,郭天涵書畫作品展將在波士頓麻州州府大樓隆重開幕。屆時波士頓地區的市鎮領導人、僑團代表、文化藝術界及收藏界畫廊拍賣公司人士等,將到有200年歷史的州府大樓旗幟大廳(Great Hall of Flags)出席這個美術展覽的開幕式。
青年华人科学家杨璐菡获重大研究成果
【本报记者李强波士顿报导】波士顿eGenesis公司创办人之一杨璐菡领导的研究团队不久前在著名的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论文,介绍其团队利用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清除了猪基因组中可能有害的病毒基因,扫清猪器官用于人体移植的重大难关,为全世界需要器官移植的上百万病人带来希望。杨璐菡(下图)这位年轻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新星让不少波士顿地区的北大校友感到自豪。
华人参政、千人黄河大合唱领衔2015年最佳中文报道
【波士顿双语网专题】波士顿双语网2015年继续得到中美读者的支持和鼓励,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访问量和中英文报道被引用的次数都创下历史新高。在辞旧迎新之际,波士顿双语网编辑部感谢所有记者、专栏作家、摄影师和撰稿人过去一年来的辛勤工作,并共勉在新年继续努力,为华人发声,继续以高质量的中英文报道回馈读者和给予我们支持和鼓励的各界朋友。 上图:乔万钧指挥在演出中(李强 摄)。
华人哈佛广场抗议名校歧视亚裔学生申请(视频)
【本报记者李强2015年12月10日波士顿报道】12月9日(星期三),美国最高法院开审白人女学生Fisher大学申请遭受歧视的案件。该案件因为涉及美国大学录取过程中对非洲裔和西语裔学生降低录取标准以达到所谓的种族平衡而广受美国民众和教育界的关注。 美国亚裔教育联盟(AACE)及其支持者9日中午11点到下午一点,在波士顿哈佛广场和首都华盛顿最高法院门前同时举行为亚裔争取教育平等权益的抗议集会。波士顿地区有数十位维权人士和学生家长出席了哈佛广场的抗议示威,他们对于亚裔学生在申请名牌大学时遭受到的歧视感到气愤。 上图:在哈佛广场的抗议者手持反对歧视的标语牌。
张凤新书《哈佛问学录》为文化中国招魂
【本报记者李强波士顿报道】知名作家、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秘书长、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审核委员张凤女士2015年在中国重庆出版社出版了新书《哈佛问学录——与哈佛大学教授对话30年》,以充实的第一手资料,书写了思想传记刻画多位哈佛及北美名校的汉学华裔学者,包括杜维明、李欧梵、夏志清、王德威、高友工、孙康宜、叶嘉莹、赵如兰、鹿桥、郑培凯等。 上图:张凤(右三)主持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讲座后同主讲人合影(李强 摄)。
波士顿地铁遭恐怖袭击?红线地铁无人驾驶开出四站
【本报记者李强波士顿2015年12月10日报道】今天早六点,一个六节车厢的红线地铁从波士顿南方的起点站Braintree在没有司机的情况下突然开动。地铁列车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穿越了4个车站,最后在麻州海湾交通管理局(MBTA)控制中心切断红线的电源之后才停下来。事件中,这列地铁上的大约50名乘客没有受伤。 上图:在去年冬天,红线地铁经常因为大雪而抛锚(资料图片).
四十年哈佛老店关门 中餐行业面临挑战
【本报记者李强波士顿波士顿】12月1日中午,经常到位于哈佛广场的燕京中餐馆吃午餐的哈佛大学高青老师发现这家经营了40多年的中餐馆突然关门了。这家1975年11月份开张的中餐馆,过去40年来服务哈佛师生,口碑非常不错。 上图:位于哈佛广场的燕京餐馆已经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