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大夫的中国球迷之路(下)

作者:李军,心脏外科医生

我的球迷之路 三

一个多月的留学生活紧张而单调,每天除了参加手术,看书学习再有就是足球。如果你是一个球迷,而且刚好又对意甲感兴趣,那么即使你不懂意大利语,也不难在那里找到朋友。足球是我在意大利与人沟通的主要话题,如果你能说出一两个他们喜爱的球星名字,他们会感到异常惊奇、高兴,他们不知道在遥远的中国,有那么众多的球迷迷恋意大利足球。
Li_Jun_Italy
上图:李军在意大利留学期间现场观看意甲联赛(来自体坛网)。



1996年4月28日意大利甲级足球联赛第32轮,AC米兰如能战胜佛罗伦蒂那队将提前2周稳获5年内的第4个联赛冠军。这场球的门票早在我来意大利以前都已预订一空,所幸我刚结识的一个体外循环灌注师想方设法帮我弄到了一张球票。28日下午1点我们驱车从布雷西亚出发,高速公路往米兰方向全市球迷的车,各种AC米兰队的旗帜、队服、围巾构成了一片红黑色的海洋。当我置身于圣-西罗足球场时,仿佛实现了一个美丽的梦想,与8万名狂热的球迷一起看这场重要的球赛,真是一次难以忘怀的经历。

这场比赛可谓惊心动魄,开场仅7分钟,佛罗伦蒂那队的科斯塔率先攻破罗西把守的大门,24号看台上客队的几百名球迷欣喜若狂,燃放起烟火并高唱队歌。但仅仅1分钟后,AC米兰队的10号萨维切维奇就将比分扳平,后来AC米兰队逐渐占了上风,巴乔罚进一个点球,下半场上场的西蒙尼又锦上添花。当裁判吹响全场比赛结束的哨声时,18号看台上的球迷用拼板拼出了一个巨型红黑色的画面,上面写着“Grazie ancora campioni”(谢谢,又一个冠军)。AC米兰队的球员将一件件球衣抛给看台上的球迷,更是掀起阵阵狂热的高潮,后来队员们又互相扒下短裤,只穿着三角裤,手牵着手一起冲向球迷最活跃的看台,在球迷的喊声中向前奔跑,又突然向前俯冲扑倒在地上幸福地抱成一团,教练卡佩罗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被队员们一次次地抛向空中。

走出球场,整个米兰市一片欢腾,汽车喇叭和各种高音喇叭响成一片,许多人还将音箱放到窗口播放米兰人喜欢的音乐,也有人站在阳台上吹奏深情的萨克斯来表达自己对于俱乐部的热爱。我深深地为他们高兴,也为自己是一个AC米兰队的球迷感到自豪,我们有这么多、这么好的机会来宣泄自己对球队的热爱。

我的球迷之路 四

虽然在意大利我感觉到这里确实是球迷的天堂,带给了我许多的快乐,但我真正在乎和关心的还是中国足球、湖北足球。我看过所有中国国家队参加的比赛,哪怕是热身赛和一些毫无价值的比赛,并且往往会在比赛的过程中紧张的频繁地想上厕所。那几年湖北队的成绩一直不好,但当湖北队在新华路体育场为保级而苦战时,球场内仅有的200名球迷中仍然有我。

意大利新闻媒体对足球的报道可谓铺天盖地,但关于中国足球的消息却少得可怜。对整个96赛季中国足球,也就是在结束前有一则短讯说大连万达队提前两轮夺得甲A联赛冠军。在意大利人的心目中,亚洲只有朝鲜人会踢球,这是因为在1966年第8届世界杯上,朝鲜队以1:0力克意大利队,闯进8强。许多上了年纪的意大利球迷告诉我,他们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难忘的一天。在意大利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一年,我只得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取国内足坛的消息,从托来意大利的朋友捎些报纸、杂志,到电话、传真了解,各种方法我都用过;但主要还是靠妻子每周寄来的《体坛周报》。

1997年春节后妻子去了德国,这唯一可靠的信息来源也中断了。真是天无绝人之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意大利开始有人使用互联网了。马伊萨诺是布雷西亚市立医院第一个使用互联网的,我记得那时候调制解码器通常的连接速度是20bites/s左右,但那一个一个跳出来的字节还是让我感到震惊和狂喜。最初几天我只是忙着编写自己在互联网上的主页,访问一些与心胸外科有关的重要网站。一天闲暇时,我突然想起为什么不能用互联网来了解中国足球呢?马上,我就被自己这个想法激动起来,并迅速在浏览器中输入了“Chinese Soccer”(中国足球)这个关键词,30秒钟后,互联网居然帮我从6817388个目录中查出13304个与中国足球有关的地址。

接下来的几周,我沉浸在巨大的节日般的欢乐中,从互联网上我可以阅读国内的十几家报纸和几种杂志,通过这些报纸这杂志,我重新回味了过去一年国内足坛发生的一切。关于各个俱乐部,当时我只查到国安队的主页,这是一个专业人员编写的网站,有国安的全家福、队歌、教练和队员的简介及国安俱乐部的历史和各赛季战况,你甚至可以了解每一轮比赛的结果和赛后教练、队长的评论。在个人编写的网站中,最出色的要数美国纽约大学应用物理系蒋洪波编写的主页,消息迅速可靠、评论精彩,其中甲A风云、甲B纵横、96足协杯等各个栏目,一应俱全,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当然,最为有趣的还是在互联网上进行的讨论,那时候唯一的聊天室是在雅虎的公告栏,开始我只是与同为球迷,那时候在美国波士顿读研究生的弟弟交流,随着我们的谈话在公告栏中出现后,散布在全球的中国球迷加入进来,最多的时候我们的《足球圈》有600多人,来自国内不同省份,每一轮比赛后大家都要说长论短一番。

后来我把这些有趣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Internet上的中国球迷》,按着体坛周报上的地址就直接寄给他们了,后来他们在97年2月25日那期的沙龙信箱栏目,以《多亏了信息高速公路》这个很土的名字发表了这篇文章。更为有趣的是,文章发表后的一天当我又去访问蒋洪波的网站时,突然发现在他的主页以醒目文章写到-感谢著名足球作家,旅居意大利的李军先生对于本网站在《体坛周报》的大力宣传和介绍!!
这以后我与体坛周报的骆明有了联系,他那时候是刚从湖南中医学院毕业后弃医从文的编辑,他热情的邀请我代替在CCTV忙着每周评球的张慧德来写意甲的每周评论回顾。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虽然此前我没有任何这方面的经验。我采用的方法是星期六星期天和住在一起的意大利人一起看意大利电视一台对于意甲的转播,周一买所有重要的体育报纸,然后和科室的意大利同事交流上周意甲中发生了那些重要或有趣的事情,最后写出一篇一千余字的评论文章。那时候体坛周报我记得是每个星期二出版的名副其实的周报,我通常是在周一把写好的文章传真给报社。有一次科室的传真机突然坏了,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稿子传回报社,想起一个变通的方法问骆明有没有电邮,可那时候整个体坛周报居然没有电邮。聪明的骆明最后要我把文章先用电邮发给他一个有电邮的广州朋友,然后再由广州朋友把文章传真给报社,最后总算在截稿时间以前完成了这次复杂的传递。

我的球迷之路 五

那时候体坛周报给我的名号是-本报驻意大利布雷西亚特约记者,我们很好的合作报道介绍了96-97赛季后半程的意甲,还写了许多关于意大利足球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文章《卡努奇迹般复活》,描述了尼尔利亚球星卡努在转会国际米兰队后被发现有心脏病的经历。卡努是在1996年9月份帮助祖国获得奥运足球金牌后转会来国际米兰队的,在签约前的例行体检时,发现有心脏病的。阿尔菲里曾带我去米兰的圣-萨可医院,参加一个专门的学术会议,看过卡努的心脏B超和左心室造影的电影,其最后的完整诊断是先天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后来卡努是在1996年11月18日在美国的Mayo心脏中心接受的心脏手术。为了增加卡努重新踢球的机会,著名的美国心脏外科医生约翰-R-克莱默没有置换卡努的主动脉瓣膜,而是对其进行了修补。心脏瓣膜修补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技术,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深入,及人工瓣膜置换后长期并发症报道的增加,使这种手术又重新流行,其最突出的优点是患者术后不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并能保护心脏功能和自身的瓣膜结构,这对渴望重返赛场搏杀的卡努是至关重要的。还有一篇文章《我与亿万里拉失之交臂》,在国内第一次介绍了意大利的足球博彩业,意大利的“Tutto calico”是中国足彩的原型,每周选取10场意甲、3场意乙、一场意丙共十四场比赛,如果你能正确猜对这十四场比赛的胜负平,就可以获得数额惊人的奖金,我最好的一次成绩是猜对了十三场比赛的结果,但还是与最后的亿万里拉失之交臂。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到96-97赛季介绍后,我也结束了在意大利留学的生活,回到了武汉市同济医院继续当一名心胸外科医生。有一天晚上在家里突然接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打来的电话,来电话的竟然是CCTV的著名体育解说员韩乔生。原来97年韩老师去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上的卡塔尼亚采访第十九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完成任务后横跨整个亚平宁半岛来到都灵采访尤文图斯俱乐部,但不幸在都灵所有的行李和摄像器材都被小偷给偷走了,其中包括一台当时价值十多万的摄像机,由于行程是事先安排好的,韩老师报警后就只好回国了。一般意大利的小偷还是比较有职业道德的,他们拿走需要的现金后,往往会把对他们没有多少价值的证件或是别的物品交给警察,等到都灵的警察通知韩老师时,他已经在国内了。韩老师可能常看体坛周报,知道报社有位常驻意大利的特约记者,但不知道我已经也回国了,但他拿到我的电话号码后,还是联系了我,而我也确实给他帮上了忙,我通过在意大利的留学生组织,帮韩老师把摄像机从都灵送到了米兰,交给韩老师认识的国航的朋友,最后带回了北京。

不知道韩乔生老师是为了感谢我,还是觉得我确实对意大利足球有些了解,他邀请我参加了97-98赛季意甲首轮比赛的转播,正好对阵的双方是布雷西亚和国际米兰。坐在CCTV的演播厅里,和著名的张路和张慧德一起解说意甲的比赛,对于我这个业余的意大利球迷,确实是一种无上的荣耀。那时候国内真正了解意大利语又懂足球的人确实不多,哈国英导演还开玩笑的对我说:“我们要把你培养成像张慧德老师那样的明星”,但由于医院不同意我每周往返北京-武汉,而且那时候我的临床工作也太过繁杂,哈老师后来就只邀请我做CCTV意甲转播的文字顾问,但也花费了我不少的精力。

从那时候一直到现在,我对于足球的热爱并没有因为岁月流逝而减退。后来,我还去过德国读博士,虽然也看德甲,但我心里最喜欢的还是意甲和意大利足球。最近几年意甲的水平在英超和西甲的冲击下有所下降,但我还是固执地保持着对于意大利足球的喜爱,我说过如果有一天如果我在看意甲转播的时候,突然说不出场上踢球队员的名字时,那就说明我开始老了,万幸的是一直到现在我还记得,也希望今后一直都记得。我儿子2003年出生的时候,阿尔菲里就给他取了一个意大利男孩的名字-Luca,现在他也已经开始喜欢足球了,就连亚洲杯他都看得津津有味。我儿子叫阿尔菲里为外国爷爷,阿尔菲里也一直希望我多教Luca一些关于意大利的历史和文化,我真希望Luca长大后成为一个喜欢意大利和意大利足球的心脏外科医生,这也算是子承父业吧!


《体坛周报》首位驻意记者 医师李军的足球生活

体坛网讯 “同济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研究生导师,曾留学意大利及德国,并获德国医学博士学位。对心胸外科多种高难度手术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研究。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看到这你一定以为这是在介绍一位医学专家,但事实上我们要说的是,这是《体坛周报》的首位驻意大利记者——李军。

  医学院的“小”学生 足球场上的大偶像

  李军出生于1965年,武汉人。中学时代就爱上了足球运动,高中时代的业余生活几乎都在足球场上度过。1981年,他以16岁的稚嫩年纪考上了同济医科大学,第一年就代表班级足球队获得了首届“同济杯”足球赛的冠军。李军的大学时代全部奉献给了学业和足球,加入校队后的李军多次参加武汉高校足球联赛,并逐渐成为大学里颇有名气的“校园偶像”。

  结缘意甲爱上AC米兰 放弃公派留德机会

  本科毕业3年之后,1989年,李军考上了母校的研究生。CCTV开始转播意甲的机缘让他成为了这家欧洲联赛的球迷,并且爱上了如日中天的AC米兰。1996年,身为同济医院心脏外科医生的李军毅然放弃去德国汉诺威心脏中心的公派留学机会,选择了留学意大利布雷西亚,以此圆自己的“意甲之梦”。1996年4月28日,李军在圣西罗球场,现场见证了AC米兰夺冠的激情盛况,这一场比赛,让他终生难以忘怀。

  一次投稿牵手体坛周报 成为首位驻意记者

  1997年是中国互联网进入人们生活的开端,在遥远的意大利,互联网恰恰也是刚刚投入使用,同样关注祖国和家乡足球发展的李军迫不及待地成为了新潮的首批网民。他用颤抖的手在搜索框里输入了“Chinese Soccer”(中国足球)……他用欣喜的心态查阅着每一个简陋但是用心编写的网页,同时参与最初的bbs讨论。后来他把这些有趣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Internet上的中国球迷》寄给了《体坛周报》,刊载在97年2月25日的报纸上。

  《体坛周报》当时的国际足球编辑骆明注意到了这个身在意大利的作者,开始邀请他撰写意甲每周评论回顾。李军并没有相关经验,但是他用投入专业、学业同样的勤奋精神坚持了下来,周末和意大利人一起看电视台的意甲转播,周一买所有的体育报纸,然后和同事交流上周意甲盛况,每周撰写一篇千字左右的评论。

  李军自此成了《体坛周报》第一位驻意大利的记者。除了评论,他又写了相当多关于意大利足球的文章。李军写作的风格多样,其中有一篇文章《卡努奇迹般复活》,描述了尼尔利亚球星卡努在转会国际米兰队后被发现有心脏病最终治愈的经历,深入浅出地给中国球迷上了生动的一课,作为心胸外科的医生,他具有绝对的专业优势。还有一篇文章《我与亿万里拉失之交臂》,在国内第一次介绍了意大利的足球博彩业,意大利的“Tutto calico”是中国足彩的原型,每周选取10场意甲、3场意乙、一场意丙共十四场比赛,如果你能正确猜对这十四场比赛的胜负平,就可以获得数额惊人的奖金,李军最好的一次成绩是猜对了十三场比赛的结果,但还是与最后的亿万里拉失之交臂。

  对于97年尚还处于体育资讯相对贫瘠时代的中国,李军对于《体坛周报》的意义,无异于一剂强心针,同时也打开了《体坛周报》“直接看世界”的一扇窗口。在《体坛周报》的发展史上,李军这个名字是无论如何也抹不去的。

  被韩乔生“点名”求助 担任CCTV解说

  96-97赛季结束之后,李军结束了意大利的留学生活回到武汉。不久后的某一天,他突然接到著名解说员韩乔生的电话请他帮忙。韩乔生从《体坛周报》上看见驻意记者李军的名字,想请他帮忙把遗留在意大利的失物捎回中国。李军身在国内,辗转多次帮助韩乔生解决了问题。认识了韩乔生以后,李军也得到了参与下一赛季意甲开幕战转播解说的机会。李军的解说被导演赞赏有加,但因为医师主业,遗憾地放弃了特约解说员的光环,甘心在幕后做文字顾问。

  医学界青年才俊:希望儿子也爱足球

  一个学医的朋友说,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必须有超凡的体力和耐力,这点不正是和足球运动殊途同归吗?现在的李军,以45岁的年纪,已经成为同济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同时主持多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这样一个在医学界拥有无数光环的年轻才俊,李军说,他会爱足球一辈子,并且希望他的儿子也是。

  【李军年表】

  1981年,以16岁的年龄考上同济医科大学

  同济大学“冠军足球队”主力成员。加入校队后“横扫武汉”,成为校园偶像

  1986年,毕业,任职武汉儿童医院外科医生

  第一次接触世界杯。成为湖北足球狂热球迷

  1989年,考上同济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成为同济医院心脏外科医生)

  通过CCTV转播意甲,成为意甲和AC米兰球迷

  1996年,放弃公派留学德国医学名校的机会,选择意大利

  融入意大利足球的狂热之中

  1997年,通过一篇投稿到《体坛周报》的文章,成为《体坛周报》驻意大利特约记者,报道96-97赛季的意甲。由于这个身份,被韩乔生主动求助,之后受邀成为CCTV意甲特约解说员、文字顾问

  1997年至今,就职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期间留学德国获得博士学位,工作期间获聘同济医学院正教授。曾任同济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术医德被病人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