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如何被斯坦佛大学全奖录取的?

徐罡博士,bostonese.com 专栏作家

虽然出生在美国,但他还是能整整齐齐地写下他的中文名字:杜为为;“为”者,“做事”也。他的英文名字叫Daniel Do,父母没有用拼音作姓氏,而是用发音,为的就是其寓意:Do,又一个“做事”。

徐罡博士同杜为为合影(波士顿教育和专业发展中心提供)

天道酬勤,有一种祝愿与期望,就凝聚在一个生命的起始点,就镌刻在一个名字的涵义里。

他做得很漂亮,四月初,他被斯坦佛大学医学预科(pre-med)录取,并获得全奖。




他是波士顿拉丁学苑(Boston Latin Academy)的学生。很多人,甚至不少大波士顿地区的人,往往会把波士顿拉丁中学(Boston Latin School) 、波士顿拉丁学苑(Boston Latin Academy)和罗克斯伯里拉丁中学(Roxbury Latin School)混为一谈,以为是同一个学校。其实,罗克斯伯里拉丁中学是所私立走读男校;波士顿拉丁中学和波士顿拉丁学苑都是公立学校,前者位于哈佛医学院旁边,后者座落于波士顿南端的道切斯特(Dorchester) 。

在波士顿拉丁学苑今年281名毕业生中,共有三位学生被常春藤级别的大学录取:两位被哈佛录取,他被斯坦佛录取。

对斯坦佛,他是一往情深。去年夏天,妈妈带他到加州参观走访学校,参观后,他就成了斯坦佛的人,穿的是斯坦佛的T-恤衫。

像绝大多数被常春藤大学录取的学生,他有非常过硬的在校学习成绩。他的GPA是4.4,全校第二,这当然得益于他的AP功课成绩。正常高中课程,A的绩点是4.0,但AP课程,A的绩点是5.0。他一共选过7门AP课程,学得都很好,难怪他的GPA会高出4.0。
标准化考试,他没有考SAT-I,他选择了相当于SAT-I的美国大学考试ACT,满分36的ACT考试他拿了32分,意味着他比98%的考生考得好。

当然,要进入顶尖大学,绕不过SAT-II考试。他考了三门SAT-II:生物700分,物理720分,拉丁650分,很不错,但坦率说,能考到这个成绩的学生,也不少。

他没有说他会弹钢琴小提琴,虽然他从小就开始游泳,但他的申请文书里,只字不谈游泳。不少华裔家长以为钢琴游泳是子女申请大学的的加分因素,但他告诉你:至少我用不上。

他是如何被斯坦佛大学看中的,他有什么值得其它华裔家长借鉴的地方?

作为从事教育咨询服务的专业人士,我的看法是,他的课外经历,阐释了美国教育的一个深层理念,即激情(passion)。




很多人都听说过,申请美国大学或私立高中,激情(passion)是个非常有分量的因素,但很多人并不明白激情指的是什么。有的人,以为激情就是面试时表现得情绪饱满,申请时文书写得澎湃激昂;有的人,以为激情只是简单的兴趣爱好。其实,激情是建立在兴趣和天赋基础上的一种持之以恒的努力。美国教育对激情的重视,基于一个常识:一个人,只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能废寝忘食自得其乐,才能做得有声有色;靠父母或学校逼出来的用功,长久不了。美国最好的大学,喜欢全面发展、但在某一方面有天赋有激情愿意为之玩命的人;只有这样的人,以后能成为一个社会的中流砥柱或一个方面的领军人物。

从10年级开始,每天下午放学后,杜为为就坐车赶到布莱根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在神经科做实习,每周10小时,晚上回家做作业。假期里,每周他会花25小时,在医院实习。他是布莱根妇女医院SSJP项目的学生,该项目是针对波士顿市内南区7所学校设置的,帮助这个学区的优秀学生励志立志,鼓励他们在医疗健康行业发展自己的未来职业。该项目维持75名学生的规模,每个学生都有一位教授导师,学生除了在实验室做事,还要出席学术讲座。

他申请大学的时候,已经参加这个项目2年多了。这可不是蜻蜓点水般的兴趣,每天放学后,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他都要到医院,没有真正的兴趣,他是无法坚持的。在美国社会有点阅历的人都知道,如果一个实习生表现不努力、达不到预期,别人总有办法会让他在适当的时候离开,也不会为他写强有力的推荐信。

中国教育正试图突破应试教育的陷阱,但一些国内家长的认识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以为美国教育轻轻松松,没有压力,学生想尝试什么就什么。杜为为的经历,很值得我们思考。

杜为为的父母21年前移民到美国,母亲做旅行社,父亲是一家酒店的宴席部工作人员,一家人勤奋踏实,用中国人最朴实的传统观念和心愿,做出了一个成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