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 2013年元月兩度開講

【僑報周末實習記者王昊、特約記者李強波士頓圖文報導】 1月初的波士頓依舊寒風刺骨,但是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內卻是高朋滿座,溫暖如春。 2013年的第一次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研討會10日下午在這裡如期舉行。本次研討會請到了沙先一、朱學淵和王開成三位主講人,他們精心準備的演講稿給與會者帶來了許多獨特的見解和新穎的視角。
2013_Harvard_Jan
(左起)沙先一、張鳳、朱學淵、王開成會後合影。

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由李歐梵20年前創始,王德威接續共同召集。當天的研討會由著名作家張鳳女士主持。最先演講的是沙先一博士,他200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師從張宏生教授,獲得文學博士學位。這次他帶來的題目是《涉園張氏家族文化與文學》,他從張氏家族的歷史、圖書收藏與刻書、文學創作、張氏兄弟之間的學術切磋以及家庭教育等五個方面分析了張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的關係。




第二位演講者是朱學淵博士,廣西桂林人,1965年畢業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物理系,曾於四川、南京等地任中學教師十幾年。 1978年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1983年於美國蒙大拿州立大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曾於美國能源部屬下的國家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1987年起經商。他演講的題目是《尚書中的蒙古語成分》,朱博士認為中原人類的祖先是戎狄的祖先,他從中國上古的古書《尚書》中找到相關的句子,再根據遠古的地圖並結合現代人語言中的發音和字型,從中找到關聯彼此的聯繫和淵源,由此證明漢語是在戎狄語言基礎上發展出來的較年輕的語言。

當天的最後一位演講者王開成,是江蘇農科院淮安農科所所長,科研管理高級經濟師。在近40年工作中,曾採訪、編寫了大量新聞稿件。

他向聽眾們介紹了他為什麼寫《零距離看美國》這本書的原因,和如何完成這本書的經歷以及這本書出版後的影響。平實而詼諧的語言引起現場觀眾陣陣的笑聲。

討論會結束了,但是觀眾們還是不願離去,他們紛紛與主講們就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展開熱烈的討論。




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 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紐英倫分會
Harvard Chinese Culture Workshop
Chinese Writers’ Association in N.A. New England Chapter
演講研討會
時間﹕2013/ 1/ 31日(週四)﹐2﹕ 00-5﹕00 PM

***主 講: 李慶本 教授
哈佛大學文學與比較文學系高級研究學者
北京語言大學世界文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
題目﹕跨文化闡釋與世界文學的重構

***主 講: 史超平先生
波士頓媒體工作者
《三朵茶花的故事》作者
題目﹕談《三朵茶花的故事》

***主 講: 周春塘教授
華梵大學第一任文學院長
曾任康奈爾大學教授
題目﹕從《周易》看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

主持﹕ 張鳳

地點﹕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聚會廳 ~本會以中文進行,
歡迎免費入場

Common Room, 2 Divinity Ave. , Cambridge, MA 02138
召 集 ﹕王德威, 張鳳 [email protected]

*** *** ***

簡介

李慶本

男,生于山東省萊州市。畢業于山東大學中文系,1993年6月獲文學 博士學位(文藝美學專業),1999年10月被聘為教授。2003年8月被聘為博士生導師。曾任國家漢語水平考試中心HSK[高等]研究室主任(1993-2001),駐馬耳他使館中國文化中心首席項目官員(一秘,2004/9—2006/8),哈佛大學文學与比較文學系高級研究學者(2010/9-2011/3)。現為北京語言大學比較文學与世界文學專業學科帶頭人,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世界文學与文化研究所所長,比較文學研究所所長。兼任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學科基地山東大學文藝美學中心兼職教授,哈佛人文訪問學者協會副會長。

主要從事文藝美學、比較詩學的跨文化研究,并致力于生態美學、文化產業政策的研究。曾主持和參与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重要研究課題,主要有“美國漢學語境下中國詩學跨文化闡釋研究”(國家留學基金委高級研究學者項目),“文化創意產業北京模式与昆士蘭模式比較研究”(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划項目),“陰陽兩儀思維模式与中國審美文化研究”(教育部重點學科基地重大招標項目)等。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90餘篇學術論文(含評論、譯文)。

主要著作有:《20世紀中國浪漫主義美學》(專著,1999)、《王國維的讀書与治學之路》(專著,1999)、《跨文化視野:轉型期的文化与美學批判》(專著,2003)、《西方後現代雕塑經典》(合著,第一作者,2005),《文化研究的用途》(譯著,2007),《歐盟各國文化產業政策咨詢報告》(合著,第一作者,2008),《中西文學比較》(合著,第一作者,2008),《國外生態美學讀本》(主編,2009),《跨文化美學:超越中西二元論模式》(專著,2011)。

2002年獲霍英東教育基金青年教師獎(研究類),2009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优秀人才”支持計划,2010年擔任課程負責人的《中國文化概論》入選國家精品課程。2010年《歐盟各國文化產業政策咨詢報告》獲得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优秀成果獎二等獎。

*** *** ***

史超平

筆名為俊超﹐但是在麻州幾乎所有熱愛他的文學,詩歌新聞采訪報道的華人都熱情的稱呼他叫[超哥] 。史超平先生﹐ 出生于廣州.1968年上山下鄉到廣東省英德茶場。

1978年回廣州在廣州港務局財務科工作。1996年移民美國。1997年開始先後受到麻州兩家華文報社《紀事報》、《波士頓新聞》,委派報道波士頓唐人街華人社區活動,報道華人的教會,佛堂,藝術團体,音樂,詩社,体育,攝影,繪畫,武術,同鄉會,姓氏公所等等。介紹很多波士頓著名的華人社會活動家,餐館老板,武術家,音樂家,舞蹈家,攝影家,書法家,詩人,醫生,律師…等等。

由于為報社寫過專欄,發表過大量的詩歌,包括幾首英文詩歌,散文,其中特別以小說連載《三朵茶花的故事》、《二奶的傳說》最為深深吸引麻州廣大各個階層的讀者。所以麻州廣大華人讀者干脆就以其小說里的主角名字”超哥”來稱呼他.由于麻州還有一位很有名气的武術教練也叫”超哥”,所以,俊超先生在報紙上就為自己改為”超歌”以區別了。

超哥是麻州“美食詩社”以及波士頓“紐英倫藝術學會”的會員。他除了准備出版他的喜劇故事《二奶的傳說》之外,還計划編寫一部以介紹麻州的文藝界、攝影家、畫家、詩人、舞蹈家、武術家等等非商業人物為題材的報告文學,暫定名字叫《天狼星》。

*** *** ***

周春塘

生於南京。台灣大學畢業後,就讀於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先後任教於愛荷華大學,康奈爾大學,以及台灣華梵大學,為華梵大學第一任文學院長。早年偏愛科學,進入台大熱門的土木工程系。當發現自己並無工程師的品質時,立即轉入中國文學系。那是周教授生平一大轉變的開始。自幼愛中國文學,把唐宋詩賦倒背如流,希望能在科學掛帥之際,重振國故精神。

然而在西風東漸的時代裏,他也發現了西方的文學。在華盛頓大學時,研習英美文學,並以比較文學為輔。當第一次接觸到西方文學批評時,震驚於其精密的科學方法,和雄厚的哲理,從此中西文化對其合而為一,不復有疆域之分,在文化天地中,也體驗到了一種「世界大同」的渾然境界。然而他個人的興趣,不論是文學、哲學,還是歷史、文化,其實只有一個真正的主題,那就是對人的關懷。

美國思想家愛默生的名言,“What is man that thou art mindful of him?” (「什麽是人,為何你對他總念念難忘?」哈佛大學愛默生大樓刻字),變成了他今天生命中最有力、也最耐人尋味的一個問題。

著作:

《生活的智慧——尋找生命中的力量》;

《撰寫論文的第一本書》;

《Lake Como》(A Book of Poems)。

譯作:

《耶穌密卷》;《沉思錄》;《笛卡兒與<沉思錄>》;

《智力測驗的歷史》。

論文:《敦煌變文研究》、《蘇俄文學新論》、Confucianism witha Human Face 等二十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