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中国教育论坛: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作者:褚国飞】当地时间5月2—3日,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年会在美国哈佛大学举行,论坛主题为“国际化视野下的中国教育与领导力”。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柯伟林、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以及目前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的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作了主题演讲。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上,记者切身感受到,中国教育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话题。
2014_Harvard_CES
上图:5月3日下午的专题讨论(李强 摄)。



  教育是实现民众梦想的有效政策

  柯伟林在“中国能否在21世纪成为世界领袖”的主题演讲中提出,基础设施、创业精神和教育是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三个因素。他认为国家发展的真正原动力是接受过学校教育的民众。教育造就了民众,而民众造就了国家。

  陆克文的演讲围绕教育和全球化以及中国梦进行。他认为,对一个国家而言,教育是民众实现梦想的最有效政策。因此,教育不仅是实现社会平等的工具,也是发展社会各方面功能的重要手段。全球化的深化、地球村概念的形成会影响到每个人,这就要求所有人在合作中对世界作出贡献,世界的复杂性对每个人提出了基本要求——理解、接受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学会换位思考。而这个要求只有通过具有国际视野的教育才能实现。

  关于不同文化间的换位思考问题,陆克文在演讲中表示,应该通过学习语言来理解不同的文化。这方面,东方对西方的理解程度比西方对东方要深刻。他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在全球格局中非常重要,西方乃至世界的科研和教学机构应将中文课程作为重要内容。英文成为世界流行语言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现象,这并不意味着英文会一直是世界语言,而中文将会越来越重要,各机构在培养未来国际一流人才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傅高义重点谈了邓小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他认为,当前中国教育需要更加具有创新精神和思辨能力的人才。谈及国际合作、国际交流在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水平提高等问题时,傅高义表示,总体而言,在与国外机构加强联系与合作、欢迎国外教师带来新的教学方法等方面,中国政府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大环境和政策支持。在教育领域中,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学习和借鉴是很自然的。而如今,越来越多的美国学生也到中国学习,他们发现中国十分活跃,期望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在学习过程中,他们看到了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和特色,反观美国的不足,发现了很多不同于美国的、可资借鉴与学习的方式。

  在国际交流和全球化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中国高校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生源?傅高义告诉记者,如今,不少优秀的中国学生去海外留学,这是一个自然现象,不必惊慌。从长远看,中国高校要吸引并留住优秀生源,需要不断提升自我,营造更加开放自由的讨论空间,对教学持更加开放的态度。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活跃

  论坛设置了“高等教育与人才国际化”、“科技与教育创新”、“早期教育政策、研究与实践”、“基础教育”和“全民教育”五个专题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学者、决策者、教育实践者、企业家等围绕上述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高等教育与人才国际化”讨论会上,哈佛大学教授、哈佛燕京学社社长裴宜理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国际化发展迅速,访问中国的学者经常听到“创新”一词,而创新的重心之一就是要持开放态度,积极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交流、沟通与合作,这方面,中国的成绩是非常突出的。

  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问题,裴宜理认为,不应只重视大学的世界排名,要更多关注毕业生的走向。教育的归宿是培养人才,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反思,在全球化竞争的大背景下,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衡量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如今,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国际学术合作日渐密集。在回答哈佛燕京学社的工作重心是什么这一问题时,裴宜理告诉本报记者,学社的主要项目是邀请亚洲学者,尤其是优秀的年轻学者到哈佛做为期一年的访学。她表示,来自亚洲的学者和学生让学社和这里的师生广泛受益,为他们更多地了解亚洲、了解现代年轻学者提供了多个视角。这些学者英文水平很好,对表达自己观点持开放态度。可以说,如今的交流是一种相互的学习与借鉴。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的发言谈到了中国高校的国际视野,并介绍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历史及过去10年中国高等教育的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更加重视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政策支持及投入。2011年,国家提出‘协同创新’,强调高校内外间的合作。”此外,任友群表示,中国高校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前行,在向国际一流大学借鉴学习的同时,应依据自身实际进行设计,而非盲从。

  南京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美方主任裴儒生告诉本报记者,作为首批中美高校合作的项目之一,该中心一直重视国际人才的培养。目前,他们的工作重点是与时俱进开设课程,在国际经济、国际法律、国际政治等主要课程之外,增加环境和自然资源领域的课程。

  “慕课”重新定义“好学生”概念

  在“科技与教育创新”讨论会上,“慕课”成为热议话题。哈佛大学副教务长包弼德表示,网络课程的相对完成率较低,但学生的绝对数量多。他大胆预测“慕课”的未来不仅是课程化,还将会模块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不同模块进行搭配,做到自主学习。据了解,包弼德和柯伟林正在共同教授哈佛最热的网络课程“ChinaX”。

  果壳网总裁姬十三认为,“慕课”重新定义了“好学生”的概念。不同于传统概念中在课堂拿高分的“好学生”,“慕课”让大家看到了一群有着强烈自我驱动力的学生。

  在回答“慕课”是否会威胁到对教师需求这一问题时,与会学者持乐观态度。包弼德认为,学习是件有益的事,学习的需求增加了,机会将更多,社会将更好。

  在“基础教育”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围绕芬兰、美国、中国等不同国家基础教育的情况,就国际教育合作的学习与创新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他们表示,要尊重孩子,从他们的立场思考问题,以他们的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讨论“全民教育”时,与会学者的发言体现了一个理念: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不可偏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辛格认为,如今,世界范围内由贫富差距带来的教育不公、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需要引起各界重视,并为实现全民教育制定可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