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宗耀
2011年,岁次辛卯,仲秋,是我父亲诞生114周年,母亲诞生110周年纪念日。父亲李及兴,生于1897年,岁次丁酉9月11日,卒于1970年4月,享年73岁;母亲秦克香,生于1901年,岁次葵丑,卒于1980年4 月,享年79岁。
我们的祖籍是江西省鹰潭地区。曾祖父李毓秀经商移居到湖北省郧县叶大乡皮古滩。同移的有好多人,后来还建有江西会馆。曾祖父的父亲是清末时的秀才,那时家境比较富裕。到了祖父、父辈这一代,家境渐渐衰败下来,因无钱供子女上学读书,秀才的后代竞成了目不识丁的文盲。
上图:86岁的李宗耀先生仍然非常喜欢读书看报。
70多年前,大约是1938年,父辈兄弟三人分家。两间瓦房分给伯父,我们和叔父各分一间破草房,叔父一家三口且儿子(即香娃的父亲)尚小,勉强可以住下,我家五口哥哥16岁、我10岁、弟弟8岁,根本无法居住。父母决定租一陈姓地主的两间草房(离老屋仅一里路上住了两三年,1940年秋天,一天半夜,磨坊突然起火(离正房仅丈余远),上天怜悯穷人,刚好一点风也没有,全家五口幸免于死。
事后隐隐得知 是一王姓地主怕我父亲揭露他的罪行,欲杀人灭口,故意放的火.但苦于没有当场抓获,又无确凿证据,在暗无天日的旧社会,有啥办法呢?记得在遭受暗害惊魂稍定之后,父亲讲过这样一段话,他说:那天夜晚睡得很熟,半夜里突然像有人猛的把他推了一把,醒后发现磨坊起火,赶快把我们叫醒,开门一看,惊呆了,面对大火不知所措,连全家饮用的水都困难,哪有水灭火呢!好在一点风也没有,火苗直往上冲,未波及正房。磨坊的火完全熄灭后,他把 “在梦中被推醒,没有一点风”解释为天助神佑、祖宗提示 。这也是一种自我心灵的安慰吧!
惹不起躲得起,为了一家继续活下去,不久,父母决定搬至离此十余里的白家沟租住一秦姓地主的瓦房两间 ,土地数亩,即李世清现在住的房子。此房屋、土地土改时如数分给了我家。在政治、经济翻身之后,加之哥哥弟弟都已长大成人,成了壮劳力,家庭状况日益好了起来。
在这前后有两件事,对父母重视儿子上学起了决定性作用:一是一天一个吴姓保丁拿着随手乱画的一张条子,欺骗说我家欠一种什么税款,把我父亲绑 了去,后来交了钱才放了回来;另一件事是私塾的好心老师,秦德、辉我远房的外公在春节时给我家写了一副春联:“绵世泽莫若为善,振家声唯有读书”并详细地讲给我父母听,他们听了后很受启发。正是这正反两面的教育使他们决心送儿子上学。其实当时我们还有一个小妹 妹叫荒兰,既聪明又漂亮,在她五六岁逃荒时死在一个山洞里。几弟三人迫于经济能力只能勉强供一个人上学,让谁上呢?哥哥要帮父母下地干活,弟弟还小,机会就轮到我了。首先就近上私塾,后到离家20里远的门楼沟上中心小学,寄住在一家私人屋檐下,吃的就是自己煮的玉米粥和从家里带来的腾菜,隔十天半月我父亲就别把镰刀在我住处附近砍点柴火。那种情况和现在孙子们的生活真是天壤之别呀!苦有苦的好处,它能剌激我用功读书,梦想出人头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1945年夏季,我以高分考上郧县公立师范学校,不交学费,还管吃住,伙食其实是极差的,记得有一次我在饭碗里发现一条死蜓蚓,弄得我直想吐,还不是咬咬牙把那碗饭吞了下去。我生性愚钝,虽 然没有园 父母望子成龙 的梦,但几年下来 ,终于为以后的继续学 习提高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个基础很重要,它的取得是我父母含辛茹苦、披星戴月换来的。在纪念父母诞生百年 、追思他们的大息,大德之时 我更要 缅怀已经辞世的哥哥弟弟,他们那种无私的帮助 、甘为人梯的奉献精 神和无限关爱我的手足之情,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郧县是1948年解放的,第二年黄龙区皮古村公所宣告成立当时没设乡,村直接归区管,二月份我被招到村公所工作,任财粮委员兼文书,当时在我们村里我被认为是有文化的人。1952年2月我以全区第一名的高分考入郧阳地区财政金融学校合作班学习,毕业后分配到郧阳专著合作科当会计,直到1954年组织派我到武昌省合作事业管理局举办的会计班学习,在为期一年的学习中我很用功,成绩优异,各方面表现得都很不错,特别是防汛因表现突出,被评为 “防汛功臣” 于当年七月一日宣誓入党。第二年毕业后留校(全班70多人,只留下四人)在党团办公室当干事。1955年5月被调到省合作事业管理局任党组秘书。自此以后,一直担任文秘工作,无论在省社、省商业厅、省政 府财政金融办公室都如此。先后任科长、处长、省社办公室主任,给厅 长、主任当秘书。直到1980 年省委任命我为省社副主任,1983年又被任命为省社党组副书纪,分管省社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劳动人事处、省供销合作经济学会、省财贸医院、省《农民之友》 报社、省社幼儿 园、省合作学校等知识分子较多的单位。
在旧社会,父母在那样艰苦条件下 、一直重视子女上学的精神指导下,尤其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们这一代兄弟三人,个个重视子女受教育,再困难也要让他们上学。第三代,父母的孙子孙女13人,没有一个辍学的。除了已经去世的泛娃,其余12人个个都具有初中及以上的学历,其中不乏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留学生也已经就业的现在有当中级法院院长 的、有当银行行长的、有当教授、副教授的、有在国外当高级工程师的 、还有经商或当公务员的。到了第四代——父母的内外重孙、重孙女总共有23人之多,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可谓是人丁兴旺、儿孙满堂。论学习条件他们这一代更是生逢盛世,无比优越。已有六人如期考上了大学,近期即将毕业户我父母的长孙女运娃的儿子王伟已入伍多年,现仍在部队服役,表现很好,入了党,还走出国门执行了维持世界和平的光荣使命。其余15人已有7人初中或高中毕业步入社会,各显其能为社会服务。还有8人正在与他们年龄相吻合的幼儿园、小学 、初中、高中学习。完全达到应上尽上、应读尽读.相信他们的未来在客观上都有机会上大学 、读硕士、读博士甚至出国深造。至此,父母期盼子孙有文化有知识的愿望已经实现。因为没有文化知识遭到欺凌的历史永远的结束了。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俨读书是振兴家庭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几十年,我们这个家从我们这一代起,知识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要脱贫,先学文”。一切变化都缘于人的变化,缘于人的知识的提高。“振家声唯有读书” 的道理就在于此.当然,家庭变化离不开社会、国家的大变化。一句话离不开大环境的变化。反转来家庭又是社会、国家的细胞。细胞变化了,整体才有了变化的基础,所以它们是互为因果的。
总结、回顾六十多年国家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有目共睹的国家大变化这里不去说它,单就我们家里的变化来说,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第一:由文盲型家庭转变为知识型家庭;第二:由贫穷型家庭转变 为小康型家庭;第三:由单纯的体力劳动型家庭转变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相结合、以脑力劳动为主型的家庭。在旧社会处在社会底层,任人宰割的人及其后代,如今在共产党的领导教育下竟有人当上了国家干部、银行骨干、企业领导 、还有被群众推选的村党支部书记、居民小组长、还有人当兵保家卫国等。他们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人民服务。真所谓党政军民学、士农工商行行齐全。上述这三个变化,对我们家庭对李氏家族有里程碑意义,是振兴家族的一个新的起点。假若父母在泉之下有知的话也会感到欣慰。我们家里的变化也可说,是国家社会变化的一个缩影。我们纪念父母诞生百年就是要继往开来,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把他们开创的事业继续不懈地推向前进!
最后,我们纪念父母诞生百年之际,要抚今追昔,谆谆教育我们的后代,使他们深深地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用无比艰辛换来的,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俭能勤、永不贫贱。要很有尊严的立足于社会。无论什么时候,身处何地、职务高低、财产多少、文化程度如何、所处环境优劣,都要记住先辈创业的艰难。数典忘祖、胡作非为、触犯人生起码的道德底线就是对祖宗的背叛。鉴于父母那么重视 “绵世泽莫若为善,振家声唯有读书”的对联的深厚哲理,可否把它作为我们家庭教育后代的“座右铭”,也可简化为“为善、读书”好读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