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科技奖揭晓 女科学家大放异彩

【北京晨报2017年1月10日讯】昨天,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中国高温超导研究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因发现、提取抗疟药物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共同获得此项殊荣。屠呦呦的获奖,也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授予女性科学家。

上图:习近平(中)给赵忠贤、屠呦呦颁奖(新华社)。

除最高科学技术奖外,昨天还揭晓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这三大奖的279个获奖项目。

今年国家科技奖的一大特点就是女科学家成绩突出,大放异彩。除屠呦呦外,在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15个项目由女性主导,包括首项由女科学家挂帅的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以及3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同时,还有多个获奖项目团队,女性成员占到一半,她们的研究成果,既有色彩斑斓的新型活性染料,也有中国首艘海洋无人测量艇。

一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屠呦呦,15个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的第一完成人为女性,多个获奖团队中的一半成员为女性……1+15+50%=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队伍中的“花木兰”,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史上最强大的女性力量。

这些奖励成果既有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项目,也有致力于改善民生的科技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又有一项物理学领域的重大成果问鼎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一被认为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在过去十几年里9次出现空缺。此前,华罗庚、吴文俊和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获此殊荣。今年的这一奖项颁给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贻芳院士领衔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

在所有奖项中,北京共有70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连续五年超过全部奖项的三成。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由北京获得,由中国移动通信等单位完成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

赵忠贤——代表成就:超导技术

1941年出生,辽宁新民人,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

两个“两次”——

  ●两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一辈子只做一件喜欢的事

从20多岁的小伙子,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今年75岁的中科院院士赵忠贤,一辈子都在做一件事——研究超导。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的超导研究从默默无闻走到了国际前沿。别人说赵忠贤为科学付出了一辈子,赵忠贤却说,“没有觉得自己做科学是在付出,因为我喜欢”。

  超导的研究史有百余年,出现了两次高温超导重大突破,赵忠贤及其合作者都取得了重要成果。1987年,他带领科研团队在全球率先发现液氮温区的铜氧化物超导体,用便宜而好用的液氮替代了昂贵的液氦来实现超导。2008年,赵忠贤又与同事们发现了50K以上的一批铁基高温超导材料,并创造了至今未被打破的55K铁基超导体转变温度的世界纪录。中国人第一次站到了世界超导研究的最前沿。

  生于辽宁新民的赵忠贤,性格里有着东北人的爽快。“你问我遇到困难时怎么想?就像有人打麻将,即使坐得久了挺难受,也还是想打。我就是在享受着科研过程。”赵忠贤说,“大家总觉得搞科学是付出,我不是这么看,因为我喜欢它。社会需求、国家需求和你自己的喜好和理想,去找结合点,这是很重要的。”

如今,赵忠贤年过七旬,头发花白,科研仍然是他的一项乐事。即使在周末,也时常能在实验室里看见他的身影。

同事评价:个人魅力十足的科研带头人

曾经是赵忠贤的学生,并和他共事了20多年的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东宁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说,赵老在超导研究上做了这么多的贡献,他的获奖实至名归。

在郑东宁眼中,赵忠贤是一个极具个人魅力的科研带头人,一直有着超前的眼光和高目标,始终认为科研要做到国际前沿。“他和学生、同事交流都很融洽,比较善于主动组织大家一起工作,科研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会直接走过来把想法告诉大家,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和他一块共同想办法,没有拘束。”

1987年,郑东宁在赵忠贤领导的科研组工作。郑东宁说,在艰难的岁月里,大家都愿意跟着赵忠贤一块干。“我们佩服他在科研上的独到见解,也愿意和他一块做事,他有这种魅力让大家都团结起来。”郑东宁说,那时候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很多年轻人生活条件还比较差,过节的时候,赵忠贤会把大家都叫到他家,对年轻人一直很鼓励,很关心。

“晚上工作到夜里,他会自己拿钱给我们买夜宵”,郑东宁说,那时候商业不发达,想找餐馆都没有,就买些方便面、鸡蛋之类的东西煮了吃。




屠呦呦——代表成就:青蒿素

1930年出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

三个“第一”:

  ●27人中第一位女科学家
  ●第一位非院士
  ●第一位诺奖获得者

希望中国的神奇小草更好造福人类

屠呦呦身边的人说,得知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屠呦呦很淡定,和她在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奖时的心情有点类似。

“青蒿素是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当年的获奖报告会上曾这样告诉全世界。面对各种奖项的光环,86岁的屠呦呦很淡定,“与获奖相比,我一直感到欣慰的是在传统中医药启发下发现的青蒿素已拯救了全球数以百万计疟疾病人的生命。”

已成为她一生印记的青蒿素,依然是屠呦呦现在的追求。40多年来挽救了那么多生命,可青蒿素的作用机制至今仍是个谜,现在屠呦呦及其团队正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在屠呦呦家里客厅一角的柜子里,摆满了各种奖杯,拿起自己喜欢的,屠呦呦也是一脸笑容。“当时就是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它做成,做不出来还要做。没考虑过什么获不获奖。”

诺贝尔奖给了屠呦呦300多万人民币的奖金,她将其中的100万捐给了母校北京大学,成立屠呦呦创新基金,支持母校中医学发展。又将另100万捐给了中医科学院,作为创新基金,重点资助中医药学领域的年轻人,激励更多年轻人从事中医药科学研究。

光环下的屠呦呦要做的事太多了,她渴望有一片安宁的科研净地。媒体提出的采访申请,大多被她拒绝。不过,荣誉之下,她有了更多为呼吁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机会。“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演讲时,屠呦呦时常这样说。

现在,年过八旬的屠呦呦依然做着青蒿素的研究,她希望这个来自中国的神奇小草依然可以更好地造福人类。“青蒿素确实来之不易,以前限于一定的条件,只是用于疟疾做的比较多,希望现在有条件了,可以物尽其用,为人类解决更多的疾病问题。”屠呦呦说。

最高科学技术奖主要奖励在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或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科技工作者。

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于2000年设立,奖金每人500万元,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人。截至2016年度,27人获奖。

除最高奖外,279个项目、5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分别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