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差等之愛 “二十五孝”張鳳侍奉病母13載

【僑報周末特約記者李強波士頓報導】不久前,記者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讀到《人民文學》2001年第6期中,中國報導文學名家陳祖芬的文章“貴人鄉里的小女生”中寫道:張鳳母女偕同到了中國作家協會所安排的文學會議,這一路上所有的人都來照顧老媽媽。“張鳳么,被評爲二十五孝,大家説。看來二十四孝得加上一孝了:孝女張鳳。”

張鳳(左一)在北美華文作協的研討會上。

2月初,記者在哈佛大學同張鳳女士就她過去十多年來照料母親的體驗進行了訪談。多年來,名散文家張鳳亦文亦史地書寫哈佛華人的思想,“文筆優美典雅,引領潮流又十分出衆,”還以寫張愛玲在哈佛等爲大家所著稱。而她對患老年失憶症的母親十多年如一日的悉心照顧關愛,更是折射出中華傳統文化的光芒。




幾年來,網絡上稱張鳳爲孝女,也如她的文名一同揚名在外。

以其獨特的文學貢獻,張鳳曾與夏志清、余英時、孫康宜、張系國等諸位入選《二十世(紀)界華人學者散文大系》,入選域外著名華文女作家散文選集。她的作品曾被哈佛英文報Resource採訪刊登、美國務院官方網站中文網,北大新青年北大講座網頁,臺大圖書館網,華網,北師大新聞在線,復旦中山等網頁報刊,皆有評論和刊載。

張鳳吿訴記者,她是1975年從台灣來密歇根留學,1982年經康奈爾大學,轉到哈佛大學。張鳳的丈夫黃紹光博士出任哈佛大學化學系核磁共振實驗室主任,而張鳳與王德威、趙如蘭敎授等主持上百場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等等演講會,在哈佛燕京圖書館編目組曾工作25年。

張鳳只有一個弟弟,在德州的貝勒(Baylor)醫學院做敎授。“我弟弟在生化硏究上非常奮力,年近半百才結婚生子。母親一直跟着我,姐姐爲弟弟作犧牲,理所當然。”父親張靑陽于1983年在張鳳的親侍下辭世。

當記者問她小時候的家庭敎育時,張鳳微笑地説:“我父母親拿中國古典式敎育培養我們,讓我們堂堂正正地做中國人。先把家里的老小照顧好,再去服務社會,修身齊家、爲僑社和故鄉服務。一節一節地推進,這也就是我聽杜維明教授所說而理解的儒家差等之愛。”

在張鳳的記憶中,母親陳錦是位堅強能幹的女子。在她那篇“母親與毛衣”的文章中,她寫道:“母親四川重慶海棠溪人,祖上泉州,來歸張家六十餘年,相夫持家爲傳統的母親。口傳閒談在在皆有敎誨,堅強不屈,極有主見,又善領導。年輕曾在抗戰還鄉及渡海赴台時兩番遠離我的父親,她卻能攜帶九個箱子,指揮若定,帶領害病的好友常太太和她的嬰兒,安抵目的地南京。所以她常被女婿笑稱爲慈禧太后。”

最早發現母親失憶症,是1998年應中國作協邀請,到泉州演講的時候。“慶幸幾度回鄉演講帶着母親﹐有媽相伴的壯舉”。她帶著母親旅行演講到過台灣、北京、天津、上海、蘇州與杭州及父系故鄉平湖、母系祖鄉泉州、廣州、湄州、武夷、廈門、香港、長江、黃河全游到,還被海內外文友津津樂道。

回家後給母親做核磁共振檢查,診斷出病了。隨着病情的加重,母親生活不能自理,冷熱水不分,很早就不認人。張鳳説:“每天洗臉、洗頭、洗澡、刷牙……夏志清敎授稱許這三洗一刷不易做得到,但是我覺得都是子女份內該做的。”

這13年來的艱辛和付出,只有張鳳自己最清楚。她在《一頭栽進哈佛》序文裡寫道:“親侍病母13年,她近乎一歲至初生的記憶,爲極易出危險的老年失智症病人,長久親力侍病爲媽媽漱洗,照料便溺起居,直到入院,仍晨昏親自喂食侍奉。沉重之家累辛酸,令人可以病可以憂鬱脆弱,身體危機屢現,健康和寫作夢想均搖搖欲墜。”

隨着她緩緩地從母親病逝的陰影中走出來,張鳳表示,將投入更多的時間到寫作當中。在過去15年間,張鳳在海峽兩岸出版了6 本書,一本比一本深刻,引起很高的反響。張鳳對諸多讀者的支持和鼓勵表示深切感謝。現在,張鳳除通過連續獲台灣資訊策進會百傑獎的聯合報網路城邦UDN的博客和中港台美讀者日日交流之外,正在繼續寫《哈佛人文精神》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