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作家汇聚2015哈佛中国文学演讲会

【波士顿双语网记者李强图文报道】4月4日,北美作家协会纽英伦分会、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在哈佛燕京图书馆举办春季中国文学中文演讲会和书展。著有《哈佛问学录》、《一头栽进哈佛》等书的知名华人作家张凤是本次书展的主持人。张恨水女儿张明明、耶鲁大学教授康正果、美国国防医科大学教授龚则韫、安徽池州学院宣传副部长谢家顺、波士顿双语网主编、纽英伦华人历史协会董事李强先生、复旦大学教授段怀清以及青年作家李凤群等主讲嘉宾同50多位文学爱好者分享了他们的文学创作之路。
2015_Harvard_Chinese_Book_Show4
上图:演讲嘉宾同部分与会者合影(韩梦蕾 摄)。



几位作家的演讲非常精彩,康正果教授的演讲毛像的兴衰深入剖析了中国社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毛泽东本人狂热偶像崇拜背后的缘由以及当代高氏兄弟的“去毛”创作。他提出了后感性“被强暴快感症”,指出在时光境迁后,将丑恶的政治柔和化处理,使其重新产生愉悦和时尚感供人消费是毛像崇拜在当下仍具备生命力的原因。龚则韫的演讲达尔文的启示巧妙地将科学理念与文学、美学,结合在一起。褪去理性的教条,科学被感性化,生活化,最终达到了“真善美”的境界。


张明明的演讲先父张恨水先生的抗战文学和我的童年,避开了其父张恨水广为人知的《京华烟云》、《金粉世家》等作品,重点介绍了张恨水的抗战小说创作,以她作为女儿的身份,生动立体地展现了其父作为一个民国知识分子的情怀和烙着时代印记的坎坷人生。谢家顺的演讲张恨水及笔下的“啼笑”人生剖析了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里成功的,非脸谱化的人物刻画。描述了小说中的“小人物”生在时代洪流中饱受压迫、辛酸,但自身同时也市井势利的可怜又可恨的无奈局面,揭示了《啼笑因缘》这部小说的核心价值。

华人历史传记《迟来的光荣——记黄君裕和解放欧陆的华人二战老兵》一书作者李强以二战华人老兵黄君裕的事迹为缩影,记录了千千万万身在他乡,却心系祖国,并努力实践自我价值的华人英雄。来自中国武汉,李强先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1996年留学来到波士顿。在演讲结束前,李强先生还播放了上面这段对黄老专访的视频。今年91岁的黄君裕先生住在波士顿华埠,他于1942年在波士顿参加美国陆军,参加了二战最有名的战役之一:诺曼底登陆战。

段怀清教授的演讲古代民间传说的当代读法,以古代民间传奇《白蛇传》的演进为例子,阐述了成功的民间传说文学化改造需要巧妙地糅合传说故事本身,作家的个人创作以及大环境主流价值观。青年作家李凤群的演讲她的小说《大江边》则探讨了广大中国农民艰辛、扭曲和迷失的复杂人性。
2015_Harvard_Chinese_Book_Show2
上图:茶博士(左)同张明明合影(韩梦蕾 摄)。

整个书展持续了五个小时,演讲结束后,主讲嘉宾合影留念,并为热心读者解答疑问,签售本人著作。腾讯文化记者罗四鸰对张明明进行了专访。热爱文学的Mylovetea创始人茶博士(张兴才)也对张明明的演讲产生浓厚兴趣,并夸赞其母南子女士是一位传统而又有才情的伟大女性,并表示她的诗作融合了诗经的质朴与唐诗的韵律之美,平淡中散发着朴素的温馨。张明明欣然地表示先父母遇到了知音,并表示会将其母亲的诗作发给茶博士。​

李强先生对本次演讲会的召集人王德威、张凤表示感谢。王开成、朱绍昌、齐雅明、依娃、史超平等多位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纽英伦分会理事出席了本次哈佛春季中国文学书展演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