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濡山,2014年5月于波士顿 尽管近几年来中国的反恐形势日趋紧迫,反恐力量也在不断加剧,但是在常人心目中,似乎真正的恐怖威胁离我们还很“遥远”—-因为很多定性为恐怖行为的 事件,公众始终没有看到恐怖机构的“官方”声音和影像。 新疆恐怖爆炸案现场
Category: 专栏
黄天波:华人同胞请守望相助
作者:黄天波 昨天的新闻令人痛惜,华裔老人纽约街头无故被殴致死,路人无人过问,也无人报警:纽约华人被殴致死 多名路人视而不见。
张凤游记:普希金咖啡馆的魅力
张凤,波士顿双语网专栏作家,于2014年初 秋风乍起朋友从加州的有周任,双张,维州李王,和哈佛本地的何胡,佟钟,胡吴等对,加上拱辰与我萍聚,解缆凌空赴法兰克福,奔莫斯科。西出阳关难免有些惴惴不安,车载船行而过,明亮亮的黄绿,鲜拂满眼,秋色稍着,风里已有寒意…
日军坦克76年前开进厦大校园
【海西晨报记者陈巧恩报道】1938年5月10日凌晨,日军大举进攻厦门。有史料记载,同年5月11日下午6点,日军在厦大投下50多枚炸弹,部分校舍被毁坏。随后厦大校园沦陷。从1938年5月至1945年8月,厦大校园成为日寇军营,校舍受到极大的破坏。 把时间拨回76年前,厦门的1938年5月。10日凌晨,日军在五通强行登陆;11日进入厦禾路;12日中午,胡里山炮台失守,直至13日厦门岛沦陷。此后7年多,厦门在苦难与悲情中度过。
妈妈,爱她要趁早
程程,波士顿双语网专栏作家 妈妈要回国探亲,机票买了以后,专门嘱咐我不要告诉朋友。后来,大家也就慢慢地知道了她的行程,便开始有人拖家带口地来向她道别。特别是她临走的前个晚上,门铃一次次地响起,来给她送行的一波接着一波。一个美国邻居,还特地做了她家祖传的,妈妈很喜欢吃的奶油核桃饼,让妈妈带回中国与亲友分享。 妈妈的一生就是这样,用她的真诚,她的爱,她的包容,默默地感动着她所遇到的每一个人。
夏威夷舞和膽固醇藥的副作用
趙鍾英,波士頓雙語網專欄作家 昨天我們有一個夏威夷的午餐party非常好,老人中心準備這個party所有美國人也真的想的相當不錯。一個胖媽媽,大概是兩百八十磅吧,和兩個並不小的男生在舞台上出來了,夏威夷的歌舞,一樁一樁又唱又跳一個半鐘頭。 上圖:觀看舞蹈的老人朋友們。
SAT改革是变相的SCA5?
作者:方帆 【编者注:方帆是旧金山公立林肯高中双语部主任;私立华大中文学校副校长。曾任教旧金山大学和斯坦福大学。2001年加州最优秀教师奖,著有《我在美国教中学》。方帆在分析了SAT改革的6大细节之后,指出:“大学理事会针对SAT的这一最新的改变,是最新一轮避免过多亚裔进入美国大学的新的歧视方式。”】 上图:不同种族学生的SAT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Source: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华人的文化和身份认同
古月君,波士顿双语网专栏作家 一个人,需要一种身份认同,身份认同的根本是她历史延绵万世的文化。犹太人靠着他们自己的圣经,灭国无数次依然如故的坚守自己是犹太人的身份,不论他们身处地球何地何方。如果一个社会,失却了文化之根,身份认同就会让人陷入困境。 上图:美国最高法院九名大法官中三位犹太裔法官分别是右边前后排的两位女法官,以及后排左二的Stephen Breyer。
为何硅谷年轻一代忙于“性短信”软件
白露,波士顿双语网专栏作家 “为什么这些聪明的,定量方面训练有素的工程师,原本可以帮助征服癌症或修复奥巴马的healthcare.gov,却忙于建造’性短信’(sexting)软件呢?” 这是3月12日《纽约时报杂志》(New York Times Magazine)上刊登的长文“硅谷的年轻人问题”(Silicon Valley’s Youth Problem)提出的问题之一。文章的作者是读计算机系的研究生。几天以来,文章在商业界,科技界,以及普通公众群里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如果你居住在湾区,或者在美国高科技业工作,或者对投资理财有兴趣,或者想知道美国年轻人的文化,这都是很值得一读的文章。(请参阅纽约时报原文:http://www.nytimes.com/2014/03/16/magazine/silicon-valleys-youth-problem.html?_r=0)
从MIT毕业生的反思谈中国留学生创新创业的必要
作者:王春林,2014年4月11日于盐湖城 几周前在网上偶遇一篇题为“麻省理工华裔女毕业生的惊人反思”的文章,引发了我的思考。在此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感想,希望能够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我觉得文章中提及的麻省理工华裔女毕业生的学习及职业道路是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在美的真实写照,虽然她是华裔。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崇尚读书,这一点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和民族无可匹敌的。对于我们来说,好学生的定义是门门功课优秀(拿A),而不是标新立意,敢于冒险。因此不难想象,在美国的公司里,优秀的华人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比比皆是,可公司的掌门人:总经理CEO–却鲜有华人的身影。由于在美的知名华人企业家太少,华人在美国社会中没有显著的话语权,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相反,美国的犹太人掌控了众多的大企业及华尔街,以至于能够影响和左右美国政治经济大政方针。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上图:2012年MIT中国创新创业论坛组织者合影(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