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谋回忆在MIT打工 时薪$1.25刚够点一盘虾仁炒蛋

【波士顿双语网2024年8月1日专题报道】本月底,很多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留学生又将来到波士顿,他们中间的佼佼者将到著名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MIT)求学。台积电(TSMC)创始人张忠谋博士1950年代从哈佛大学转学到MIT,先后获得机械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并在MIT认识了同学克莉斯汀·陈,1953年两人喜结良缘。

上图:张忠谋(左 18岁、右 17岁)学生时代的照片。

张忠谋先生在回忆录中提到,在MIT读书时帮凯教授的一位博土生做实验,待遇是每小时九毛五。半年后,张忠谋已是大四生,并请到一个研究助理的MIT正式职位,薪水自每小时$1.1起。当他离开麻省理工时,薪水巳被加到$1.25,一小时的工作刚好够点唐人街中等餐馆的一道虾仁炒蛋。

当时的MIT机械系有一位华人教授李诗颖,他是在西南联大毕业后,在昆明留校工作两年之后,1942年来到麻省理工学院留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后来成为美国工程学院院士。2015年,波士顿美亚出版社出版了李老的英文自传《从清华到麻省理工》,详细记录了他的麻省理工的求学生活和在波士顿地区工作和创业的经历。

上图:(右起)陈刚教授、何毓琦教授请李诗颖院士在他的英文自传上签名。

和很多当年的留学生一样,经济压力让张忠谋省吃俭用。他在哈佛时吃住都在学校,转学到了麻省理工,为了省钱,就在麻省大道(Mass Ave)离学校不远的楼房里租了一间便宜的房间。甚至有几个月时期,和同楼的几个中国学生一起轮流烧饭。

这样不到半年,张忠谋就懊悔没有住宿舍,他的生活因住在校外而失去了纪律,也厌恶廉价楼房的肮脏和自理膳食的不定性。所以不到一年,他就决定搬回学校宿舍。以后一直到他结婚,张忠谋都住在MIT学校宿舍。

三年读完本科 MIT功课负担繁重

“我打消转系念头,经济压力更让我想尽快毕业。我在国内时虽搬迁了好几个城市,换了好几个学校,但学业一直都能赶上,所以17岁就高中毕业。到美国前辍学一年,入大一时已18岁,但仍想在21岁毕业。所以入麻省理工后,我每学期都承担学校所允许的最大课业负担,每个暑期也都入暑期班,更在暑期班中选读学校许可的最多学分。这样的赶毕业,使我把大二到大四的三年功课,在二年加一个夏天的时间内读完。事后看来,这是一个大失策。”张忠谋回忆说。

这是因为正常学年中,如果功课负担太重,有些功课就不免囫囵吞枣。暑期学校的问题更为严重,因为暑校学期较正常学期短,一旦功课落后,就很难赶上。万一落后,一星期的落后的程度不会超过两三课,还可以用周末做功课。暑期学校却每天讲授,每天都要做功课。如果落后,下一堂的讲授就不大能了解。如果落后一周,即使尽整个周末之力也很难追上。

张忠谋转学到麻省理工后,为了赶毕业,选了一年到头喘不过气的课程,结果是学习、生活品质都受损。张忠谋表示,他在麻理工五年,在哈佛只一年,但对麻省理工的感情,却不及对哈佛的感情,他自己的错误选择也是一个大原因。

“无可否认的,麻省理工给我找职业的本钱。对机械工程专业,我的心态从陌生、不知道,到为将来谋生而读、有些问题也蛮有意思,但就此而止。我始终没有培养起一股热情,一股要做专家就必须拥有的热情。这与我在中学时对中国文学、在哈佛时对西洋文学,以及后来对半导体的感觉截然两样。虽然如此,我在麻省理工仍保持了不错的成绩水准,大二时与在哈佛时一样,是全班的前10%。后来因为赶得太快使成绩稍有退步。在领学士学位时,已降到毕业班的前三分之一。后来硕土班稍有进步,已是班上的前四分之一。”张忠谋回忆在MIT的留学生活时说。

大学最后一年,张忠谋曾经有转到物理系或电机系的念头。但他发现如果转系,至少要把毕业延迟一年、甚至两年。在尽快毕业的前提下,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MIT博土资格考试落榜让张忠谋深受打击,他于1952年9月获机械系学士学位,隔年9月获硕士学位。获硕士前的3个月还有一件大事:张忠谋结婚了。妻子克莉斯汀·陈也是从上海来的中国学生,他们在结婚前已经交往两年了。

上图:张忠谋2023年回母校MIT同学生们分享他求学和创业的经历。

当时在美国的中国学生多半都读到最后一个学位,也就是博士学位。这是环境使然。当时中国人在美国找一份好职业不容易。政治界不用说了,没有中国人问津;金融、法律、管理、行销都被认为很难打进去,只有科技教学或研究才是中国人可以找到好工作的职业。而科技教学或研究又最重学位,难怪中国学生要读到博士方肯罢休。

投身产业创建台积电

张忠谋在MIT两次博士资格考没有通过,而不得不离开学术路径而投身产业,并于1962年成为美国公民。虽然日后在德州仪器公司(TI)获得奖助机会,于1964年在斯坦福大学取得电子工程专业(EE)博士学位,但麻省理工在他的求学经历中似乎是以失败而告终,而现在看来是一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祝福。如果当年他通过MIT机械系博士资格考试的话,张忠谋也许会成为一名机械工程教授,而世界上可能就不会有台积电这家全球最重要的半导体制造公司了。

2015年,MIT著名的历史建筑E52大楼将改名为“张忠谋与张淑芬大楼”(Morris and Sophie Chang Building),以表彰这位校友对全球半导体产业作出的杰出贡献。

2023年10月份,张忠谋(上图)回到母校MIT发表演讲,回顾他从德克萨斯州到台湾的职业生涯。在演讲中,张忠谋指出台湾在半导体制造领域长期掌握优势的背后关键,包括愿意从事制造业的工程师和其他技术人员供应健全,员工的流动率低、台湾工业制造的地理集中性,以及经验曲线理论的应用,即制造经验的累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等。

张忠谋谈到“台积电为何在台湾成功?”时表示,“因为台积电从台湾许多技职学校获得优秀、训练有素的技术员,甚至作业员,这些学生渴望成为技术人员、过上好日子。”张忠谋也认为,在边做边学的过程中,制造商可透过改善流程来降低成本,前提是让生产场所集中于一处,工人之间在共同条件下保持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