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医疗器械研讨会创新科技产品引关注

【本报记者李强波士顿报导】医疗器械及诊断创新研讨会日前在麻省理工学院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由纽英仑中华资讯网路协会(NECINA)和美中生物医药协会(CABA)联合举办,吸引了美东地区300多位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 上图:NECINA会长田田(左)、CABA会长史相国(右)给邢继俊参赞颁发奖牌(李强 摄)。

太牛了!中科大少年班校友连续两年获“科学突破奖”

【本报记者李强波士顿报导】科学突破奖评委会近日宣布了2017 年突破奖得主。哈佛大学教授、中科大1996级少校友尹希获得“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之物理学新视野奖,成为本年度唯一获奖华裔,将获得十万美元的奖金。尹希以其在弦论方面的研究而获得这项被成为豪华版诺贝尔奖的新视野奖。 上图:今年的“科学突破奖”获得者尹希教授(档案图片)。

MIT校长赖夫就总统选举结果致信师生

【波士顿双语网讯】美国总统大选之后的第二天,麻省理工学院(MIT)校长赖夫(Rafael Reif)写信向麻省理工学院校园的全体成员表达了安抚之情,强调了美国的多元价值观以及自由表达。赖夫校长(下图)在信中强调MIT对于追求科学和真理的坚持,并呼吁MIT全体成员相互理解、相互倾听、团结一致。他写道:“没有什么能改变我们致力于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包括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网络安全以及人类健康等的决心。”

NECINA举行人工智能研讨会 MIT-CHIEF年会12日开幕

【本报记者李强波士顿报导】人工智能是近年来高科技创新的热门领域。纽英仑中华资讯网路协会(NECINA)近日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召开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研讨会,数十位业界专家学者和留学生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本月12日开幕的麻省理工学院中国创新创业论坛(MIT-CHIEF)年会中,人工智能相关的议题也将成为焦点。 上图:NECINA人工智能研讨会的组织者、演讲嘉宾合影。

波士顿海归深圳创业成功 王义汉博士欢迎英才加入

【波士顿双语网记者李强波士顿报导】王义汉博士曾经在波士顿地区从事药物研发工作长达16年,是美中生物医药协会(CABA)的创办人之一。三年前回国创业,王义汉现在是深圳市塔吉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不久前回到波士顿访问期间接受了本报的采访。 上图:王义汉(中)出席在哈佛大学的招商活动。李强 摄

MIT副教授、連環創業家盧冠達引關注

【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導】在波士頓地區的高新科技創業的熱潮中,有不少青年華人是其中的弄潮兒,引起各界的關注,來自台灣的盧冠達(Tim Lu)就是其中的一位傑出代表。才30多歲的他,已先後共同創辦過四家生技公司。最新的Synlogic,成立不滿三年,已獲風投基金7000萬美元的資金。 上圖:擁有兩個博士學位的MIT副教授盧冠達。檔案圖片

社交网图片或可筛查抑郁症

【本报记者李强波士顿报导】对于很多新移民和留学生来说,由于对新的环的不适应,有可能会患上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由于抑郁症外在表现特征不明显,不易被清楚判断。不过最近,哈佛大学和佛蒙特大学(UVT)研究人员根据抑郁症患者对于颜色偏好的不同,研发了一套算法,通过人们发布的照片和照片中的信息来识别抑郁症患者,有望帮助提早诊断抑郁症。 上图:心理分析师孙峥医生(李强 摄)。

获1730万美元科研经费 卢山教授有望攻克爱滋病

【本报记者李强波士顿报导】如果科学家能够研制出爱滋病疫苗的话,爱滋病将和天花等其他传染病一样成为历史。这个人类的共同的梦想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得到实现,而麻州大学医学院的免疫学专家卢山教授领导的团队有望成为人类战胜爱滋病的英雄。 上图:卢山教授接受麻州大学电视采访.

第四屆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研討會圓滿舉行(視頻)

【星島日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導】第四屆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研討會7月16、17兩日在哈佛大學舉行,來自台灣、美國各地的300多名與會者,共同探討美國和台灣生物科技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台灣大學校長楊泮池博士與OPKO健康副董事長許照惠博士為主旨演講嘉賓。 上圖:BTBA共同主席陳映嘉(右)、王志傑(李強 攝)。

打破钱学森记录 张锋34岁成为MIT史上最年轻华人终身教授

【星岛日报记者李强波士顿报导】今年是麻省理工学院(MIT)迁入剑桥市100周年,该校举行了系列庆祝活动。该校理学院(School of Science)近日宣布晋升五位副教授为终身教授,其中包括年仅34岁的著名华人生命科学家张锋。MIT历史上,钱学森在35岁时获得晋升,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MIT最年轻华人终身教授记录的保持者。 上图:获得晋升的5位MIT理学院教授。来自MIT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