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心智能力培养 有利于思想道德建设

许颜,中国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于2013年1月6日波士顿GBCCA艺文小集

在谈论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应该了解下面几个相关的概念:
1. 思想: 简单说就是想法,念头。
客观存在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思想的内容为社会制度的性质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在阶级社会中,思想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2. 思维: 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还有人这样解释思维(thinking):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思维同感知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感知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事物及其外部的特征和联系,属于感性认识;而思维所反映的是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事物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属于理性认识。在认识过程中,思维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使人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从而构成了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

3. 道德: 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人们的自律或通过一定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在道德的概念里提到了意识,那么意识指的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的思想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存在.亦有觉察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而意识形态指的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人对于世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哲学,政治,艺术,宗教,道德等是它的具体表现.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也叫观念形态(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4. 思想品德: 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变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它与一定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道德风尚及风俗习惯相联系,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百度百科名片)。

结合上述的几个概念,我们不难发现:思想道德的形成与人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从根本上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心智成长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需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环境主要是在校园里。我们需要依靠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帮助学生体验各种思想成长的过程。




我们都知道,人不是完全独立于社会的。人的成长需要与他人接触,需要与他人沟通,需要在满足个人需求时了解别人的需要,需要知道自己的想法不一定也是别人的想法……这样才能具有道德的基本条件,懂得在与人们共同生活时如何约束个人的行为,明确自己可以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课堂就是给予学生一个道德学习的环境。道德的建立是需要在与更多人的交往中形成。

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孩子从基础教育阶段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建设,我们开设了心智能力训练课程。这门课程的开启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课程中进行多种思想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自身的感觉,这些实实在在的感觉将会指导学生的行为,引领他们有效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调节,形成良好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这个名词是由苏格兰心理学家KennethCraik在1940年代创造出来的,之后就被心理学家所采用,并逐渐成为常用名词。心智模式又叫心智模型。它决定了我们如何认知周围的世界,影响到我们对所见事物的理解。彼得•圣吉认为“心智模式”根植于我们的心中,影响到我们对世界的了解,也影响我们的决策。可以说,心智模式影响着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经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学生心智能力的成长与提高都是需要实践过程的,需要教师或家长的正向引导与点拨的。作为教师是完全可以充分借助课堂环境中的每一个时机引导学生进行体验的。

比如:当我们给学生出示一张苹果图片后,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在我们收集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第一眼看到图片时通常会脱口说出:“苹果。”于是,我们追问:“还发现了什么?”此时学生先是一愣,而后再重新观察图片的苹果,回答道:“一个苹果。”再继续询问,就会有学生回答“一个红色的苹果。”如果此时继续询问同样的问题,就会得到以下回答:“我看见一个红色的,皮上面有些黄棕色斑纹,还有一点亮光的苹果。”还有的学生可以描述出“苹果的轮廓不是正圆的,苹果把儿的是棕色带着一些白霜”等等。最终,学生从开始笼统地表达发展为一段细致全面的描述。此时产生的效果正是学生思想活动变化的结果。

这一过程就是在渐进地引导学生体验有意注意的过程,也是认知能力发展的过程,同时是培养学生思想全面性的过程。当学生发现仅仅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苹果却隐藏着这么多的问题时,便会下意识地集中精力参与细致地观察,思考的角度也会随之增多。由此,当学生因为这样渐进地发现苹果的细节后,就会懂得,只有多角度看问题才能得出更全面的结论时,思维能力就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久而久之就是一种良好的认知习惯。




在一次课堂教学中,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即兴创作了一首小诗,当老师兴致勃勃地赞扬这个学生的创作时却遭到其他学生的不满,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孩子平时的学习成绩并不优秀,还喜欢欺负同学,所以认为他不应该得到表扬,表现出不服气的样子。此时教师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向作品本身,单纯从作品创作的效果出发进行品评,学生们均认为作品很优秀,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公正地看待问题,客观评价他人的方法。之后,教师又与创作本人进行了交流,这个学生对周围人的课堂表现感到很惊讶,但也由此,他突然意识到日常的行为表现会给自身带来很多的影响,感觉到自己需要有意识地改变。

上述这些环节如果没有人帮助孩子们去体验并进行引导,只是依靠孩子的自由发展,恐怕有的人一生也不会有所感悟了。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至关重要。

下面的案例可以让我们更具体地了解学生思想活动的状况。
1、学生的思想状况影响注意力

这个案例是我们心智能力课程研究组的石海平老师提供的课堂教学上实例:在没有进行心智能力训练阶段,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口算能力, 课题研究组教师询问学生出现错题的内心感受,发现一些学生每当做事前,特别是测试时,不是专注地思考眼前需要解决的题目,而更多思考的是担心自己做不完,做不对。这样越担心就越紧张,注意力的指向就会转移,没有心情再去思考解题方法,反而产生一种心理暗示,出现越是担心做不完就会真的做不完的现象,因为学生自身的注意力已经指向这个结果,离开做题的思考过程。因此,这样诸多担心使得孩子们的注意力指向发生转变,离事情本身的要求越来越远。所以经常会发现学生在参加测试时出现紧张的现象, 如: 抄错数、抄错运算符号、手与脑的不一致……

下面的图片反映了一个学生的解题过程:
2013_XuYan1
这个孩子分析自己出现问题的原因是:
虽然眼睛看到的是2×3,但同时也看到了下面的5, 此时大脑一下子反应的是2+3=5,可以和下面的5在消元后得到1,这时注意力离开了题目本身,思路转移到联想到的2+3=5上,没有继续2×3的计算。可见,学生在做口算时,突然出现的联想状态将注意力瞬间转移,造成了眼睛看,心里想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使得计算结果出现问题。这个学生进一步提供了当时大脑的反映状态: 学生认为自己知道2×3是6,大脑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但是手写在纸上的结果却是5。学生回忆是因为写的一瞬间大脑想到要是5就好做了,这就是由于注意力的指向瞬间产生转移造成的手脑的不一致。因此,我们在心智能力训练课上对学生进行了多感官协作指向明确的训练,提高学生注意力稳定性的策略。

那么,怎样帮助学生解决这种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的研究教师在心智能力训练课程中确定了注意力转移策略:将注意力从关注结果转移到关注做每一道题的细节。下面就是借助心智能力训练进行注意力调节过程的口算跟踪统计情况。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心智能力训练—注意力调节策略”的有效性。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I、无心智能力训练阶段:
II、心智能力训练阶段:
2012年4月18日—5月24日口算结果跟踪统计图
2013_XuYan2
横轴代表日期,纵轴代表全对人数。蓝色条形为无心智能力训练阶段成绩。后面的条形为心智能力训练阶段成绩。

通过这次注意力调节训练在口算中的实施过程,我们发现:本课程研究可以帮助学生稳定思想状态,调节注意力指向,准确把握自己的思想意识,使得技能训练能更快地显现出效果,有效提高学科的学业成绩。

2、在自我调节中提升思想认识

学生的思想形成是一个渐近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调节的过程,这一点通过下面几个在美国长大的孩子所摆出的图形便可以证明。
2013_XuYan3
由上面五个学生的操作记录可以看出:孩子们的能力形成是渐进的,逐步变化并悄然提升的。最初孩子们摆放的图形都是很简单的,甚至根本看不出来摆的是什么。在我们不断询问引导思考:“这是什么?”时,孩子们就在进行自我内心检查与调整。他们往往会主动解释,同时会出现边说明边挪动圆片重新码放的行为,使图形趋于形象化,方便别人看懂的现象。当孩子们的自我调整得到理解后,他们表现出的喜悦是真诚而十分激动的。

这样,随着认识的加强,孩子们通过摆放的图形表示出他们的心智能力的不断提高。为了更清楚地反映自己的思想,让别人可以看懂,孩子们在内心不断地总结着经验,调整着自己摆放图形的表达方式,最终通过意思明确的图形与我们进行思想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逐渐从自我的意识中走出来,学会了关注别人的理解,有意调节自我的表达方式。与此同时,我们也惊奇地发现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同步提高,因为图形最终不能完全表达出孩子们的思想,所以,孩子们逐渐地选用了其他方式表达思想。比如,从摆放图形转变为绘画,因为这样可以不受摆放工具的约束,随意用画笔变换线条形状,使意思表达更加充分;继而再选用运用语言与人进行更深入的沟通方式,因为他们渐渐发现,画笔有时也不能够帮助他们把内心的思考完全表达出来。

由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心智能力培养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单纯摆明道理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引导学生体验、实践的过程。课堂向孩子们提供了这一过程实施的良好环境,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课堂,是非常需要教师能够捕捉课堂的瞬间加以引导的过程,这一引导的过程也是教师教育智慧提升和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