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新著《哈佛问学录》书写哈佛百年华裔文化史

【侨报特约记者慕文北京报道】32年前,作家张凤随丈夫黄绍光博士来到哈佛大学,后来她进入哈佛燕京图书馆编目组工作,也开始了研究哈佛大学百年华裔精英的漫漫长路。其间,她写就了关于哈佛的一系列书籍,并被评论家称为海外华文作家书写哈佛第一人。

一晃三十余年过去,自1993年起她回国演讲,此次已经是四度前往北京大学等高校宣讲哈佛百年华裔精英的文化史。她告诉记者,在哈佛的32年里,这所校园已成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在这所校园里结识了众多华人文化学者,师友之间建立的深厚情意才是她更加喜欢哈佛的缘由。“当年我也是有感于哈佛华裔师友之情,感念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才将师友的思想记录下来,不使其成为过眼云烟”,她说道。
Charles_River_Spring_Phong
上图:张凤在查尔斯河边留影(资料图片)。



哈佛华人学者百年来不间断传播汉学

哈佛大学是北美汉学发展的重要阵地。据张凤介绍,1928年哈佛燕京学社就已成立,并开始了互派学者的研究计划。随着哈佛燕京学社在东西文化交流史上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哈佛燕京图书馆也随之建立,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学东亚图书馆,张凤就在这里工作了25年。

“在这之后,哈佛大学于1940年成立了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哈佛的汉学才开始了稳定严密的承接”,张凤告诉记者。

可这些远远不是哈佛大学汉学发展的开端,根据张凤的史料研究,哈佛大学于1879年聘任的中国教师戈鲲化,在这所校园开中文教育之先河。在哈佛的课堂上,他身穿清朝朝服,佩戴朝珠,以儒家之礼教授学生诗词歌赋。三年间,教授的学生在通商和外交上皆有建树,而他带来美国的4500本中文书籍后来也成为了哈佛燕京图书馆的首批藏书。

哈佛大学作为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学校已经存在378年,而在哈佛开设中文课,向海外学子教授中国文化的传统也走过了135年。戈鲲化一辈的努力,是张凤夙兴夜寐从哈佛校史档案馆中研究到的,现实中,与她常相往来的哈佛华裔学人,则成为延续这个传统的实践者,也成为了汉学传播的推动者。

曾在哈佛大学读书并执教的著名语言学家、音乐家、哲学家赵元任当时所租的房子就成为哈佛校园里中国学人的俱乐部,中外学者来往不绝、高朋满座。待赵元任先生的长女,也是哈佛大学第一位华裔女教授赵如兰成婚后,其住所又成为同代华裔学者的相聚之地,留下了余英时、李欧梵、王德威、林同奇等文人的欢声笑语。 “哈佛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就常说,赵如兰教授是我们哈佛中国学人的大家长”,张凤笑称。

赵如兰与陆惠风教授发起组织了“剑桥新语”,邀请哈佛众华裔学人每月末周五于家中举行非正式的学术研讨会,畅聊学问,交流思想。张凤也是赵如兰家中常客,并成为聚会资深联络人。她告诉记者,聚会休息间歇,主人还会按照中国文化传统,为在座各位烹制热粥,宾客以粥会友的同时,也享受精神上的洗礼。

从1879年延续下来的汉语教学传统仍在继续,赵如兰等华裔学者在哈佛的课堂也成为了一些汉学家的启蒙,其中,美国当代著名中国学家史华慈的中文启蒙老师就是赵如兰。与此同时,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先进成果也逐步借助哈佛大学的平台被世界知晓。“当时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就主张学术研究要进入主流,在哈佛讲学的他让海外知道中国考古界发展潜力巨大”,张凤说。

张凤承认,在英语世界为主导的哈佛大学,汉学仍旧处于边缘地位,但“经过了百余年华裔学者的努力,汉学传播的成果非常可观”。据她介绍,哈佛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在哈佛开设的本科生必修课有近千人选修,“学生在歌剧院上课,课程很有影响力”。在张凤的眼中,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从事东亚文明的研究,但这些课程在学生年轻的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启发。

“燕京图书馆也常常会出现金发碧眼的妙龄女郎或英俊小生,让我们吃惊的是他们竟能说得一口京腔”,在张凤25年的图书馆工作经历中,她眼见西方学者和学生的身影愈来愈多地出现在图书馆中。她也欣喜的告诉记者,百年后,美国一些中学也开设了中文课,并设立了汉语资格考试,中国文化被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了解。


向中文世界讲述哈佛汉学发展

百余年前,华人精英把第一堂中文课搬到哈佛的校园;如今,哈佛华人教授的影响力越来越大。2005年后,文化学者李欧梵创立了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张凤成为了工作坊的主持人,以哈佛为基地,该组织继续为学者提供交流平台,将华人学者的汉学研究与哈佛紧紧相连。除此之外,张凤把哈佛百年华裔学人的文化史付诸笔端,这让她与哈佛的缘分愈加深厚。

1982年,张凤随丈夫黄绍光博士(哈佛大学核磁共振试验室主任及贵重仪器中心主任)来到哈佛,她对这座校园的最初印象是“感觉很普通,并不优美”。令她自己也没想到的是,在这里工作了25年,她却一头栽进了哈佛,慢慢体会到它的古典和传统。

她坦言,身为一名女性,在哈佛燕京图书馆编目组工作之余,在家庭中也担负着扶老育幼的责任。在写《哈佛哈佛》、《哈佛心影录》、《哈佛缘》的那些年,她不仅要教育三个孩子,还要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因此下笔很缓慢。“但写得慢也还要写下去”,她说自己常常待高龄的母亲和孩子睡觉后,自己又坐回书桌前动笔写书。

“那个年代,大家最愿意写政治、经济领域的重要人物,对文化英雄关注甚少,看上去文化人物处于弱势地位”,她认为在哈佛治学的华人文化学者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值得每个华人所知晓,于是书写他们成为了她写作的源泉和动力。为了圆满自己作为一个读书人的心愿,也为这些人物正名,她踏上了研究之路。

张凤学历史出身,且在图书馆工作,对于文献信息的搜寻和整理非常在行。她在与文化学者交往的过程中,渐渐与他们成为师友,近距离了解学者的品性。此外,她开始下功夫啃读他们的著作,“读他们的书用了很多年,只有读透后才能下笔,而且在交友过程中,也了解到各位学者不为人知的一面”。

十多年的书写过程,张凤也经历着艰辛与痛苦,可是她说每每想到百余年来在哈佛的华裔学者以自己乐观的精神应对自己的后半生,他们面对失意时,用奋起走向光明和成功,都给予她激励,也深深打动着她的心。她相信,对于读者而言都是很大的启发。

“哈佛的华人精英都非常积极看待他们的人生,写到他们的人生经历,就会觉得我们个人的所谓痛苦太轻”,张凤说,坚强面对人生中的逆境,是哈佛的中国学者呈现出来的风貌,深沉博大的中国文化是他们超越痛苦的智慧,最终,中国文化才是归宿。

今天,张凤带着她的研究成果,即将在大陆出版的《哈佛问学录》横跨大洋前往中国,让中文世界的读者更多地了解汉学在哈佛大学的发展。如今的哈佛已经成为张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说,哈佛华裔学者,在百年间教化了西方,丰富了哈佛和世界的历史,而与哈佛华裔学者的师友情让她对这所历史悠久的学府有了更多的热爱,“我爱哈佛,我更敬爱我在哈佛的师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