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老兵黃君裕獲華史會“遊子獎”

【波士頓雙語網特約記者李心茗2015年11月11日報道】今天是美國的老兵節,美國各地將舉行慰問老兵的活動。今年91歲的二戰老兵黃君裕在上週五的紐英倫華人歷史協會(CHSNE)年會上獲得“遊子獎”,以表彰他在二戰中的諾曼底登陸戰等戰役中的英勇表現,以及戰後為華人社區所作出的傑出貢獻。“作為為數不多的登陸諾曼底的華人二戰老兵,黃老就是一部活著的歷史,”波士頓雙語網主編、紐英倫華人歷史協會董事李強先生說。
2015_CHSNE_Banquet4
上圖:CHSNE會長曾雪清給黃君裕、加里·利比(Gary Libby)頒發“遊子獎”(韓夢蕾 攝)。





早期的華人移民的開拓者是典型的遊子——華工找尋金山的一角帶回中國,以幫助他們的家庭。即使他們幫助修建的大鐵路、建立的漁業、收穫的莊稼和創建的企業改變了美國,他們還是要面對種族主義、排華和經濟剝削。美國華人今天的地位在某種程度上是這些華工的遺產。正是為了紀念這些早期華工,紐英倫華人歷史協會每年頒發“遊子獎”,以褒獎對提升華人歷史地位、保存華人歷史資料作出貢獻的傑出人士。

黃君裕1938年移民到波士頓,是1944年6月6日(D日)首先一批登上奧馬哈海灘的美國陸軍戰士之一。1944年11月時,黃君裕在中盟軍進攻德國本土的戰鬥中身負重傷。從戰場歸來64年後,黃先生終於在時任麻州聯邦參議員的約翰·克里幫助下收到九枚軍功章,包括紫心勳章,銅星勳章等。二戰後,黃先生曾在全美和波士頓唐人街的華人團體擔任領導職位,包括擔任紐英倫中華公所主席和波城安良工商會會長等。黃先生今年91歲,住在波士頓華埠。他每天聽音樂,看報紙、電視,仍然非常關注來自中國和家鄉廣東台山的新聞。


“作為新移民,他生活在《排華法案》的陰影之下;熱愛音樂的他創辦了僑聲音樂劇社;他在D日穿越了英吉利海峽,登上奧馬哈海灘;他是第一批進入德國的美軍士兵之一,在攻擊德國本土的戰鬥中身負重傷;他在1945年日本投降日凱旋紐約;他回老家臺山結婚,和太太一同腹語了5個孩子;他曾經在1960年代初期到白宮遊說移民法改革;他也曾經持槍在波士頓華埠巡邏,趕走了來自紐約的黑幫。当歷史被創造的時候,黃君裕往往就在那裡。我們非常榮幸地頒發今年的遊子獎給黃君裕,”李強先生在CHSNE年會上介紹黃君裕時說,並播放了下面這段廣東江門電視臺紀錄片《遲到的勳章》的片頭。

今年的另外一位“遊子獎”得主是緬因州的加里·利比(Gary Libby)先生,以表彰他在保存緬因州華人歷史方面的領導力,和幫助創建了緬因華人檔案。
Maine_Chinese_Archive
上圖:1920年代生活在緬因州的華人兒童(來自緬因華人檔案)。

緬因華人檔案是緬因州歷史學會收藏的一部分。從2001年開始,利比先生就開始研究緬因州的華人社區的歷史,並瞭解到華人從1857年開始就住在緬因州。您可以在緬因州歷史記憶網路網站(mainemomory.net),搜索英文 “Chinese” 就找到早期緬因州華人居民的照片。自2001年以來,利比先生曾購買,收集和捐贈的中餐館的菜單、洗衣店價目表、照片等文物。他還促成了中國約35個口述歷史訪談,採訪對象是1930年代到目前居住在緬因州的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