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国风《刘三姐》音乐会演出有感

作者:冼振中、冼华

5月26日,一台由美国波士顿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亚洲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泱泱国风《刘三姐》组曲音乐会,在莱克星顿镇球馆音乐厅隆重上演,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冼振中(右三)、冼华(左一)同林湛涛、刘小梅夫妇(右一、二)等在音乐会现场合影。

《刘三姐》是在中国广西流传了千百年的美丽的民间故事。在当地,简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们往往在饭后茶余随口就会哼上几句。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广西的彩调剧将《刘三姐》搬上文艺舞台,在广西省首府南宁市连续上演了九场,场场爆满。随着《刘三姐》受到群众的热捧,街头巷尾常常听到:什么水面打跟斗咧……多谢了……连就连…..。

当时几乎每个学校,每个单位都热衷于排练有关《刘三姐》的小节目,都有自己的“刘三姐”和“阿牛哥”,这种对《刘三姐》热捧达到了的高点。1961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根据彩调舞台剧改编成电影《刘三姐》,上映后人们再把对《刘三姐》的热爱推向一个空前绝后的高度。这回《刘三姐》不单单在广西火了,全国的老百姓都知道了广西有个歌仙刘三姐,都爱上了刘三姐的歌。这股风一直吹到了港、澳、台,吹到了东南亚各国,港、澳、台和东南亚的华侨,就连当地的外国民众都非常喜欢刘三姐。

《刘三姐》的故事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么深入人心,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时隔五十多年,美国波士顿中国音协决定把《刘三姐》的音乐重新搬上舞台。让这美丽的故事、让这感人的歌声又再现人间。

美国波士顿中国音协由会长林湛涛牵头成立了筹备班子,为了更好地演绎和表现经典,林会长决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广西 ,他要在刘三姐的家乡找到合适的、并能胜任这一任务的作曲家来对电影《刘三姐》的歌曲进行重新整合、编排、配器、再创作等工作。

林会长经过多番寻找后,最后决定将此任务交给了我们兄弟俩。

我们是在这号称歌海的广西里,在这刘三姐的家乡里土生土长。刘三姐的歌声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液里,要写刘三姐的音乐我们是最熟悉不过了的。可是要将电影《刘三姐》里的歌曲精选出来,然后按波士顿中国音协乐团的乐队来配器,这么简单的工作就行了吗?非也!要知道,电影《刘三姐》的首映距今将近六十年了,当时的电影里的合唱和乐队的写得是较为简单的,要还是按照电影原样还原一个刘三姐的副本出来?那林会长就不会那么劳师动众、万里迢迢地赶来广西物色创作人选了。波士顿中国音协需要的是一台既要原汁原味的《刘三姐》,也要有富于现代气息,乐团的演员、乐队能充分发挥水平,观众能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节目。

我们兄弟俩接下此任务后,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最后定下了对电影《刘三姐》歌曲进行改编、配器、再创作的原则:1.电影中的歌曲旋律基本保持原样不动。2.充分调动这个乐团的中西乐器的优势,突出中国乐器的表现特点和音色特点。3.充分利用合唱团的优势,使电影中歌曲单薄的表现力得到加强。4.运用西洋歌剧中的声乐表现形式和方法,如:独唱;齐唱;对唱;轮唱;伴唱;领唱;小合唱和混声四部合唱等诸多的声乐表现形式对歌曲进行改编,使声乐在整台节目中处于主导地位。5.在声乐部分多运用复调手法,使其原来较单一的旋律线条通过复调手法,多线条、多层次、立体地表现出来。

由于这台节目是精选了电影《刘三姐》里的十首歌曲,这十首歌曲是有故事情节有剧情的,即每首歌叙述的事情都是相连的。我们知道:西方的歌剧开场时都有一首序曲,序曲就是总结了剧中主要的音乐主题和音乐形象。我们能不能也为这十首歌曲创作一首序曲呢,在这序曲中先向观众介绍刘三姐的音乐形象呢?我们决定用刘三姐的音乐素材为这十首歌曲创作一首序曲,一首能表现传说中:刘三姐是坐着船从远方来传歌的形象的序曲!经过这样的安排,即序曲加上后面有剧情的十首歌曲就组成了有机的一台节目了。

我俩经过数月的奋战,终于完成了任务。交付给筹备组后,得到了林湛涛会长和国家一级指挥郭天生先生以及筹备组的赞许和肯定,并开始了乐团和合唱团的排练。




这台节目上演时,我们有幸应邀出访美国波士顿观看演出。林湛涛会长跟我们介绍了乐团的情况,演员们都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都是利用业余的时间在进行排练和演出。由于资金和场地缺乏,使得演员的排练往往不能顺利进行,导致音协领导对演出质量的担心。但在彩排和演出时,一切都超乎我们预期,我们看到台上演员们的满腔热情地投入演出,台下观众在聚精会神的观看,不时发出会意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随着演出逐渐推向高潮,观众的情绪越发高涨……演出行将结束时,台上演员用刘三姐家乡习俗:向台下观众抛下了绣球。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在演员们倾情的演绎下圆满落幕。

冼振中(左)、冼华(右)同波士顿亚美联谊会名誉董事长甄云龙(中)合影。

演出刚结束,一位中年华人搀扶着七十多岁的老奶奶、手拉着小儿子找到我们,向我们表示谢意,感谢我们为他们带来这么棒、这么感人的节目。经了解,他们是从很远的地方专门赶来观看这台节目的,老奶奶从年轻时在中国看了《刘三姐》就非常喜欢,这将近六十年过去了,现在《刘三姐》就在波士顿演出岂能错过?为了能重温经典,也给儿子、孙子认识“刘三姐”,所以早早就让儿子定了票。我们看到老奶奶眼中闪着激动的泪花大为感动,经典就是经典呀,它承载着整整几代人的记忆。老奶奶带着儿子、孙子来看演出就是想让子孙们懂得中华优秀文化的经典,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

中华文化是植根于中国,也就是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的。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各地,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中华文化。作为文艺工作者的我们,应该责无旁贷的把这宣传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担当起来。我们还要有一大批象波士顿中国音协的组织者和演员们,不辞劳苦、不计报酬地凭着一颗热忱之心,积极推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让更多的海外华人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之优秀,让世界各国的人们更了解中国。我们想,这就是波士顿中国音协和亚洲文化中心主办这台节目的初心,以及这台节目深层意义所在。




下面是摄影师周军培和李光华在音乐会现场拍摄的精彩图片。